《不等式及其性质》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docVIP

《不等式及其性质》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等式及其性质》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松江区第七中学 沈华萍 观察背景与观察方法 《不等式及其性质》是上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我校与其它两所小学开展的“中小衔接”联动活动中的一次展示课。课前设计了课堂学习工作单,精心准备了演示课件,并在其它班级试上了一次。 学校 年级 学科 课型 班额 教师 性别 年龄 教龄 学历 职务 松江七中 六(8) 数学 新授 40 女 32 10 本科 一级 本次课堂观察的主要方法是教学活动时间记录、教师课堂提问记录、学生语言流动记录这三个方面。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概念以及不等式的性质一。 2)能根据一定的条件,建立不等量关系,能简单运用不等式的性质1; 3)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归纳的过程,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实际生活事例中体验量与量之间存在着相等与不等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会根据一定的条件,建立不等量关系; 2、 通过与等式性质进行类比,探究并能简单运用不等式的性质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过程 所需时间 提问次数 一、情景引入 1、观察这张图片,屏幕上方 的46代表什么含义? 电视机的尺寸是46英寸。 2、如果用P来表示尺寸,那么尺寸是46英寸应该用怎样的数学关系式来表示? P=46(英寸) 3、以此类推,再根据三张图片,得到其它的三个数学关系式。 R=125(元)M≥200(元)H≤130(cm) 19次 二、通过等式的概念类比得到不等式的概念 你能将上述4个数学关系式分成两类吗? P=46,R=125 M≥200,H≤130 名称 符号 定义 意义 16次 三、师生共同完成例题1以及学生独立完成练习1 1、例1,用不等式表示 2、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练习1 16次 四、教师实验演示,学生类比得猜想 1、利用天平实验演示,回忆等式的性质 2、利用天平实验演示,类比猜想不等式性质 3、通过质疑,修正猜想 22次 五、学生算理验证不等式性质一的猜想 1、仿照下表,分组探讨,找出规律 不等式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结果 与原不等式比较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了 7>4 加上5 12>9 没有改变 2、得到不等式的性质1,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7次 六、不等式性质1的应用 1、例2,用不等号填空 2、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练习2 16次 七、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5次 课堂观察记录中的数据统计及诊断分析 表1、课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教学活动 教师讲解 学生之间交流 师生之间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 所需时间 所占百分比 11.40% 8.54% 65.29% 14.85% 从表中可以看出,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教学形式占了主导地位,而教师讲解的时间占总课时的比率较低,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讲授者,在师生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话中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时间相对少,整节课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过于强大。 表2、课堂提问记录与分析 行为类别 频数 百分比 教师提出问题的类型 管理性问题 认记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说明性问题 判断性问题 1 26 28 19 27 0.99% 25.74% 27.72% 18.81% 26.73% 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 提问前,先点名 提问后,学生齐答 提问后,叫举手者答 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 提问后,改问其他同学 0 43 51 5 2 0% 42.57% 50.50% 4.95% 1.98% 教师理答方式(一对一问答) 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 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答案 追问 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 0 9 27 19 0 3.51% 0% 15.79% 47.37% 33.33% 0%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节课基本以问题引导为主,教师提问的密度相当高。在教师的提问中,其中推理性问题和分析说明性问题加起来有47次之多,百分比是46.53%,说明教师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认记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次数相当,反映出教师在侧重于知识点掌握的同时也不乏有低效问题的存在。 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除了全班齐答之外,教师基本上提问举手学生,让不举手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较少,学生中的问题暴露不够,个体差异未被充分关注。 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采取的理答方式上,教师多采用了追问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展示思维过程的空间。同时也注意到了对学生的鼓励与称赞,但形式比较单一,仅仅停留于“好的”,甚至很少会用“很好”,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