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旅游地方依恋研究综述
摘 要:该文主要是对今年来有关旅游地方依恋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地方依恋的内容,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综述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旅游地方依恋 研究综述 研究展望
黄向、唐文跃最早将地方依恋介绍到中国
地方依恋亦称“地方依附”、“场所依恋”,国内亦有学者译为“场所依赖”。Tuan认为,地方依恋是环境心理学家对于个体地方情感研究的一种方法,依恋是个体与某一地方间的情感关系,包含了个体对地方的认知、偏好或判断,或是一种情绪或情感上的连结与归属,地方依恋的对象和行为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等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改变。Moore等(1994)认为,地方依恋是经由个体情感及行为而展现出来被概念化为个体对于特殊地方的认同与评价;在此概念下,地方依恋意味着一种人与特殊地方在情绪或情感上的结合。李英弘等(1997)指出,地方依恋不同于地方感(sense of place),地方依恋可视为一种行为,当个体对地方的认同强烈并将自己纳入地方环境内部时,这种依恋行为就有可能建立。吕怡儒(2001)认为,地方依恋不仅代表个体对地理位置之地方本身的依恋,也函盖了在该地方发展的社会关系;因此,地方依恋是个体在地方发展社会网络后产生的情感连结,是个体对地方的长期感受所得的深刻意义,而不只是纯粹自然环境的空洞组合体。综合学者对于地方依恋的概念定义,地方依恋可视为个体认知到在地方获得的满足与对地方永恒的期待,对地方具有正面的情感、了若指掌且愿意去维持或促进地方的发展,积极信赖地方与响应地方感。
人与地方的关系是众多学科( 如地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长期关注的话题。20 世纪50 年代关于地方感知的研究,对于人地关系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心理学领域,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始于1963 年Fried 的研究[1],他描述了强迫再安置情况下波士顿“伦敦西区”人们的不情愿心理,这反映出人们对地方的一种强烈情感。1974 年,Kasarda 等人首次提出了关于人地关系的调查报告,指出居住时间和邻里关系是社区依恋最有效的预测因素[2]。1977 年Gerson 等人提出了地方依恋的术语[3],但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许多与地方依恋相似的术语来描述人地关系,如社区依恋、社区感、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地方感等,但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却没有被明确界定。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术语使用的混乱阻碍了地方依恋研究的进展。1983 年Shumaker 等人明确定义了地方依恋的概念,认为地方依恋是指人们与其居住地之间的情感联结[4]。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情感在人地关系中起核心作用,这也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的观点。人地关系既包含积极的正性情感,如爱、满意等,也包含负性情感,如害怕、悲伤等。Fried 提出人们会因为有人去世而悲伤,也会因为失去重要的地方而悲伤[1]。虽然负性情感联系可以构成重要的地方意义,但是地方依恋本身通常指人与地方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正性情感,如地方带来安全感,增加积极情绪,并提供自我连贯性。
有研究者认为Shumaker 等人的定义仍较模糊,不能用来区分地方依恋与其他相近概念,因此需要进一步限定地方依恋的含义。于是,Hidalgo等人分析了亲子依恋概念的主要特征[5],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将地方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特定地方之间的积极情感纽带,其主要特征是个体表现出与该地方的接近倾向”。这个定义不仅强调了地方依恋的情感成分,还提出了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是指与地方依恋有关的行为及行为倾向。依恋某个地方的个体能感知到这个地方比其他地方更能够为他们提供满足自己行动目标的条件。许多有关地方依恋的文献,尤其是有关休闲的研究,都说明了特定的环境能够促进娱乐者对休闲经历的追求。如Kyle 等人研究地方依恋与动机之间的关系,认为对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身心和社会利益的追求,导致了地方依恋的发展[6]。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的主要特征是保持与某地的接近[5],如宗教朝圣中个体会努力接近自认为有意义的地方[7]; 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还体现在地方重建过程中,如灾后人们在重建城市时反对改变居住环境原来的布局,要求重建成以前的样子[8],以便保持已经形成的联结,人们通过重建自己的城市来表达地方依恋。除情感和行为成分外,有研究者提出了地方依恋的认知成分。地方依恋的认知成分是建立在对地方的感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基础上的态度、判断、信仰、价值观以及地方的象征意义。人们通过记忆能够产生地方意义并将其与自我相联系,形成地方认同。Proshansky 认为地方认同是指在物理环境中发展的自我的某些方面[9],地方认同是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当个体将自我与地方连结起来,并把有关地方的认知( 记忆、思维、价值、爱好、分类) 合并进他们的自我定义中,成为一体时,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领导科学与艺术的论文.doc
- 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初探的论文.doc
- 流动人口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oc
-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皮革废_水中的钙离子的论文.doc
- 流行病之乙肝的论文.doc
- 流水灯的设计与实现的论文.doc
- 硫化镍胶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论文.doc
- 硫酸铝钾催化乙酸异戊酯的合成的论文.doc
- 硫酸粘杆菌素与杆菌肽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论文.doc
- 六安市某多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砖混、框架)_secret.doc
- 2025湖南怀化洪江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安徽安庆市岳西县选调高中教师3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广东广州花都城投西城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第二次招聘工作人员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贵州双堡医疗次中心下辖双堡镇、东屯乡卫生院招聘聘用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处作业人员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湖南怀化市辰溪县民政社工站招聘1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重庆市四年级科学期末模拟试卷.doc
- 2025广东广州理工学院辅导员招聘1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发展和改革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广东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补充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管理模拟194.docx VIP
- 某光伏项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pdf VIP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管理模拟197.pdf VIP
- 品管圈PDCA优秀案例-提高保护性约束使用的规范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其他安全(不包括消防安全)技术模拟7.docx VIP
- (优质医学)汇报用提高约束具规范使用率.ppt
- 英文版公司章程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docx VIP
- 2025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公司章程英文版 Company Articles of Association.doc VIP
- 室内外照明线路敷设要点.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