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学案:先秦诸子选读《老子》.docVIP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学案:先秦诸子选读《老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 一、夯基训练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音声相和     相和:互相应和 B.物或恶之 或:或许 C.故有道者不处 处:处于、居于 D.企者不立 企:踮着脚跟 答案:B 解析:B项,或:不定指代词,有的。 2.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脆易泮 B.死而不亡者寿 C.自见者不明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答案:D 解析:A项,泮,通“判”,分离;B项,亡,通“妄”,荒谬;C项,见,同“现”。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②物或恶之 ③强行者有志 ④其死也坚强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答案:C 解析:①形容词,丑;②动词,厌恶;③形容词,竭力;④形容词,硬。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B.强行者有志 C.其死也枯槁 D.其死也坚强 答案:C 解析:C项,古今义相同,干枯。A项,古义:指不能走远。今义:不可以。B项,古义:竭力实行。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D项,古义:僵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圣人犹难之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为无为,事无事 D.夫轻诺必寡信 答案:A 解析: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把……看做困难;B、C、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6.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图难于其易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为之于未有 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答案:B 解析:B项是宾语前置。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 二、课内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8题。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六章)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其安易持     持:持守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累:积累 C.人之生也柔弱 也: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 D.故坚强者死之徒 徒:同类的(事物) 答案:B 解析:B项,累:通“蔂”,盛土的工具。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答案:(1)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2)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三、延伸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第二十二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第三十六章) 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曲则全    曲:弯曲 B.敝则新 敝:破旧 C.岂虚言哉 虚:虚假 D.必固强之 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 答案:A 解析:A项,曲:委屈。 10.下列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曲则全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②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答案:A 解析:A项,都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B项,①连词,就;②连词,那么。C项,①表判断,是,就是;②连词,就。D项,①连词,就;②连词,表假设,假若。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答案:将要收拢的,必定先使其扩张。 参考译文:受委屈反而可以保全,被弯曲反而可以伸直,低洼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著;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得到敬重。正因为不和别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古时候所谓“委曲求全”这样的话,难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