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测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docVIP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测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第二模块 经济史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巩固提升 限时训练·提升能力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1、2、3、4、5、13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6、7、8、9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10、11、12、14 一、选择题 1.(2013成都二模)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解析:C 材料反映了牛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其原因在于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选择C项。 2.(2014福州模拟)下列史料与解读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史料 解读 A 传说黄帝“制耒耜,教民耕种” 耒耜是一种铁制农具 B “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 描绘的是三国时期水排 C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诗句赞美的是筒车 D 曲辕犁被誉为“现代播种机的始祖” 它发明于唐代 解析:C 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传说中的黄帝时期还没有出现,A项不正确;B项中描述的是水排,这一发明出现于东汉而非三国时期,故B项不正确;C项描述的是筒车,符合题意;我国古代的耧车被誉为“现代播种机的始祖”,而不是曲辕犁,D项不正确。 3.(2013广东六校联考)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解析:C 根据题干中的治田、宅、桑、衣帛,可以判断为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状态,C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B项与材料信息相矛盾,D项表述错误,排除A、B、D三项。 4.(2013邯郸四校联考)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解析:D 材料认为百姓十分辛苦,还要遭受自然灾害、政府横征暴敛,很容易导致小农破产而被迫卖田卖宅甚至卖儿女,反映了在小农经济下百姓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的脆弱性。 5.(2013荆州一模)唐诗有云:“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酒姥溪头桑袅袅,春巷摘桑喧姹女”。这些诗句反映出(  ) A.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集贸市场的繁荣 B.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种植 C.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精耕细作的水平 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 解析:B 诗歌中的关键信息是农民种桑和麻,还有妇女采桑叶,唐朝有些地区已普遍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一方面是发展家庭副业的需要,也有流通的需要,故选B项。其他各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6.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  ) A.国有土地 B.君主私有土地 C.地主私有土地 D.自耕农私有土地 解析:D 由“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可知该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再由时间“春秋时期”可知租佃制尚未产生,农民耕种的不可能是地主的土地,只能是自己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生产,拥有自己的土地的是自耕农。 7.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 B.鼓励土地买卖 C.尊重业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D.禁止开垦荒地 解析:C 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已开始确立,A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的土地,却说是从神话人物手中买来,意即强调垦荒土地属于开垦荒地者所有,C项符合题意。 8.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解析:D 材料的大意是:地主(“民庶之家”)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是为了收租,并非为了同情别人(“行仁义”);当遇到灾荒之年还要减免地租、借给他们种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指地主)心里害怕佃农不再租种他们的土地而离开,导致土地荒芜,那样的损失一定会比现在减免地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