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煎煮火候浅探.pdf
江西中医药 2009年 12月第 12期总4O卷第324期
中药煎煮火候浅探
★ 曾宪斌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4)
关键词 :中药煎煮;武火 ;文火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识码:A
升 治 火 火 消 能 2 火
中药煎煮的质量优劣,直接与疗效相关。清代
名医徐灵胎把煎药方法提到很高的位置。他说 :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 ,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
(《医学源流论》)¨火候、水量和煎煮时间等是中药
煎煮方法 中很重要的方面,其 中煎煮火候也是最容
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一环。诚如李时珍所云:“凡服
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
水火不 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当今 ,随着煎药
机的问世,虽煎药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但在高温高
压下,存在杂质溶出大量增加和高温对有效成分破
坏的可能性 ,很难保证药效。徐灵胎说:“有宜用猛 称微火、小火等,其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
火者,有宜用缓火者,各有妙义,不可移易。今则不 水分蒸发慢 。
论何药,惟知猛火多煎,将芳香之气散尽,仅存浓厚 2.2 使用武火文火之 目的 武火煎药,既可使药汤
之质,如煎烧酒者,将槽久煮,则酒气全无矣。岂能 尽快煮沸而节省时间,又可使药气挥发少,杂质溶出
和荣达卫乎?”(《慎疾刍言》) 所以,煎药之火候甚 少,药气厚而上升外达。文火煎药,既可使药汤不使
为讲究,故本文就此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 溢出或过快熬干,又可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味厚
1 中药煎煮火候之历史沿革 而下降内行。
前人对中药煎煮火候的论述只有零星记载,最 2.3 武火文火煎煮之临床应用 (1)先用武火后
先提到中药煎煮火候的当推梁代陶弘景,他说 :“凡 用文火者。芳香类药物,因其质地轻清或含挥发性
煮汤,欲微火令小沸。”_2陶氏笼统地说到凡是汤 有效成分,如桂枝、肉桂、薄荷、荆芥、紫苏、香薷、鱼
剂,均要用文火煎煮。此后一直到明代李时珍才论 腥草、徐长卿、青蒿、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藿香等
及中药的煎煮火候 。他说:“是 以煎汤须用小心老 等,煎煮时问宜短,火势宜急,水量宜少,用武火尽快
成人,以深罐密封 ,新水活火,先武后文,如法服之, 煮沸后,改用文火维持 l0—15分钟,使药液保持微
未有不效者。”3李氏认为先用武火后用文火是中 沸状态。另外,一般情况下,未作特殊要求的药物也
药煎煮的一般规律。缪希雍则认为:“凡煎汤剂,必 宜先用武火煎煮,水沸后改用文火煎煮。
先以主治之为君药,先煮数沸,然后下余药,文火缓 (2)欲其上升外达用武火,欲其下降内行用文
缓熬之得所……煎时不宜烈火,其汤腾沸,耗蚀而速 火。要求药性上升外达或所治病变部位在头部、肌
涸,药性未尽出,而气味不纯。” 缪氏主张后下之 肤和上焦的药物,一般都宜用武火煎煮。如解表、透
药用文火煎煮,这样,不至于使水分蒸发快而影响药 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
物有效成分之溶出。至清代,石寿棠主张:“欲其上 郁及催吐等功效之药。此类药大多气厚升浮,能上
jlANGXlJOURNALOFTRADITIONA1.CHINESEMEDICINE
喻嘉言诊疗误诊误治疾病学术思想探析
★ 谭永东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中医科 上海 201802)
关键词:喻嘉言;误诊误治;医案
中图分类号:R 一092 文献标识码:A
喻嘉言,名昌,江西新建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 就为了顾某患 “痘”,虑他医 “若用痘门通套药”必有
医学家,清初三大名医之~,生于公元1585年(明万 危险,可谓用心良苦 (直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