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二: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标准
道路石油沥青(普通沥青)技术要求 表4.2.1-1
指标 单位 等级 沥青标号 试验方法[1] 160号[4] 130号[4] 110号 90号 70号[3] 50号 30号[4] 针入度(25℃,5s,100g) dmm 140~200 120~140 100~120 80~100 60~80 40~60 20~40 T 0604 适用的气候分区[6] 注[4] 注[4] 2-1 2-2 3-2 1-1 1-2 1-3 2-2 2-3 1-3 1-4 2-2 2-3 2-4 1-4 注[4] 附录A[5] 针入度指数PI [2] A -1.5~+1.0 T 0604 B -1.8~+1.0 软化点(RB) 不小于 ℃ A 38 40 43 45 44 46 45 49 55 T 0606 B 36 39 42 43 42 44 43 46 53 C 35 37 41 42 43 45 50 60℃动力粘度[2] 不小于 Pa.s A - 60 120 160 140 180 160 200 260 T 0620 10℃延度[2] 不小于 cm A 50 50 40 45 30 20 30 20 20 15 25 20 15 15 10 T 0605 B 30 30 30 30 20 15 20 15 15 10 20 15 10 10 8 15℃延度 不小于 cm A、B 100 80 50 C 80 80 60 50 40 30 20 蜡含量(蒸馏法) 不大于 % A 2.2 T 0615 B 3.0 C 4.5 闪点 不小于 ℃ 230 245 260 T 0611 溶解度 不小于 % 99.5 T 0607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T 0603 TFOT (或RTFOT)后[5] T 0610或T 0609 质量变化 不大于 % (0.8 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 % A 48 54 55 57 61 63 65 T 0604 B 45 50 52 54 58 60 62 C 40 45 48 50 54 58 60 残留延度(10℃) 不小于 cm A 12 12 10 8 6 4 - T 0605 B 10 10 8 6 4 2 - 残留延度(15℃) 不小于 cm C 40 35 30 20 15 10 - T 0605 注:[1]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方法执行。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2]经建设单位同意,表中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 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3]70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50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的沥青。
[4]30号沥青仅适用于沥青稳定基层。130号和160号沥青除寒冷地区可直接在中低级公路上直接应用外,通常用作乳化沥青、稀释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
[5]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RTFOT代替。
[6]气候分区见附录A。
附件三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表4.6.2
指 标 单位 SBS类(I类) SBR类(II类) EVA、PE类(III类) 试验方法[1] I-A I-B I-C I-D II-A II-B II-C III-A III-B III-C III-D 针入度 25℃,100g,5s dmm 100 80-100 60-80 30-60 100 80-100 60-80 80 60-80 40-60 30-40 T 0604 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 -1.-0.8 -0.4 0 -1.0 -0.8 -0.6 -1.0 -0.8 -0.6 -0.4 T 0604 延度 5℃,5cm/min
不小于 cm 50 40 30 20 60 50 40 - T 0605 软化点 TRB 不小于 45 50 55 60 45 48 50 48 52 56 60 T 0606 运动粘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程背景下云南和四川高考文科数学的差异及策略.doc
- 2第二章matlab矩阵及其运算.ppt
- 新联通当前环境下的渠道体系建设研究.doc
- 3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研究.pdf
- 4烃——烯烃和二烯烃:烯烃的结构,异构,命名.ppt
- 新型纺纱发展的趋势.doc
- 休闲小食品(膨化食品部分)生产工艺.doc
- 5_氯_2_3_二氢_2_羟基__省略_H_茚_2_羧酸甲酯合成研究进展_朱玉青.pdf
- 序章: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及分期.doc
- 6.4分光光度测量方法.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