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大主要设备 (1)锅炉-把给水转变成过热蒸汽 (2)汽轮机-把蒸汽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3)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1.朗肯循环 1、朗肯循环 蒸汽参数对朗肯循环的影响 1)新汽温度的影响 2)新汽压力的影响 2、再热循环 在提高蒸汽初压时排汽干度不致过低 再热循环的组成 3、回热循环 3、回热循环 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给水,消除朗肯循环中水在较低温度下吸热的不利影响,以提高热效率。 回热循环的组成 3 回热循环的主要优点 1)可减少锅炉受热面,节省金属材料; 2)汽耗率增大,使汽轮机高压端的蒸汽流量增大,而低压端因抽汽使流量减小,这样有利于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设计难题,提高单机效率; 3)进入冷凝器的乏汽量减小,可减少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节省铜材。 * * 发电厂设备系统知识培训 一、发电厂基础知识 二、锅炉设备及系统 三、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四、其它系统介绍 (1)化学能---热能-锅炉中进行 (2)热能---机械能-汽轮机中进行 (3)机械能---电能-发电机中进行 第一章 发电厂基础知识 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 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能?机械能?电能 一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ts ts ts tts tts 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饱和蒸汽 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预热阶段 汽化阶段 过热阶段 二、 水蒸气的产生 二、 水蒸气的产生 C 20 10 p v Ⅰ Ⅲ Ⅱ C 10(20) T s Ⅲ Ⅰ Ⅱ Ⅰ区是未饱和水区,Ⅱ区是湿饱和蒸汽区,Ⅲ区是过热蒸汽区。 二、 水蒸气的产生 C 20 10 p v Ⅰ Ⅲ Ⅱ C 10(20) T s Ⅲ Ⅰ Ⅱ 水的临界参数:(IAPWS-IF97) pcr=22.115MPa,tcr=374.12℃,vcr=0.005147m3/kg,hcr=2095.2kJ/kg,scr=4.4237kJ/(kg?K) 二、 水蒸气的产生 C 20 10 C 10 20 p v T s Ⅰ Ⅲ Ⅲ Ⅰ Ⅱ Ⅱ 一点:临界点 三线:饱和水线 干饱和蒸汽线 等临界温度线 三区:未饱和水区 湿饱和蒸汽区 过热蒸汽区 五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二、 水蒸气的产生 3 2 1 4 T o s 在锅炉中的吸热过程;在汽轮机中绝热膨胀; 在冷凝器中的放热过程;在给水泵中的绝热压缩。 注意 三、蒸汽动力循环 3 2 1 4 T o s 忽略泵功 汽耗率是指每作1kW?h(即1度电=3600kJ)功量所需的新蒸汽量 热耗率则是指每作1kW?h的功所消耗的热量 三、蒸汽动力循环 p2 p1 t1 1 2 3 4 h s h1=f(p1,t1) h2=f(p1,t1,p2) h3=f(p2) 结论 朗肯循环热效率取决于蒸汽初终参数 三、蒸汽动力循环 结论 ① 增大新汽温度,循环热效率提高; ② 增大新汽温度,排汽干度提高 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ηt% 35 36 37 38 39 40 初温 t℃ 限制 温度的提高受金属材料耐热性的限制 三、蒸汽动力循环 结论 ① 增大新汽压力,循环热效率提高; ② 增大新汽压力,排汽干度降低 限制 压力的提高最终受温度(材料耐热性)的制约 550℃ 500℃ 400℃ 350℃ 0.48 0.44 0.40 0.36 0 3 6 9 12 15 18 21 初压p1 MPa ηT % 三、蒸汽动力循环 结论 ① 降低排汽压力,循环热效率提高; ② 降低排汽压力,排汽干度减小 限制 排汽压力的降低受环境温度的限制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p2 kPa ηt 3)排汽压力的影响 三、蒸汽动力循环 4)工程中的应用 ①现代蒸汽动力循环 朝着超(超)临界参数方向发展。我国目前采用的配套机组参数如下表。 600及以上 300-600 125,200 50-100 6-25 功率/MW 566及以上 537 535,550 535 435 初温/℃ 24.2及以上 16.7 13.5 9.0 3.5 初压/MPa 超临界 亚临界 超高参数 高参数 中参数 ②降低排汽压力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但排汽压力受环境温度限制。 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工程质量监理质量评估报告.docx VIP
- JTT 1516-2024 公路工程脚手架与支架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 咨询服务流程与方法.docx VIP
- 乳制品的生产企业应急预案终稿.pdf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易错精选50题(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专题提优训练(北师大版).docx VIP
- 2023-2024年暨南大学352口腔综合考研真题.pdf VIP
-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2024年).doc VIP
- 药品常用知识(共18张PPT).pptx VIP
- 医疗质量管理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原理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完整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