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课程及设计》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西韦剖面简介——《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指南??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南起长江北岸湖北广济,经安徽庐江、江苏宿迁、山东郯城、渤海,过沈阳后分为西支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东支的密山—抚顺(也称敦密)断裂带,总体呈缓S状的北北东向延伸(图1),中国境内长达2400km。断裂带一般宽几至十几km,其中出露了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脆性的伸展构造与逆冲构造。这条巨型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平移断裂,记录了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板块活动与演变。对该断裂带构造演化的正确认识,不仅仅是对该断裂带本身的了解,也是揭示中国东部板块汇聚过程与地球动力学演变的重要途径。中国东部一系裂大型陆相盆地,如松辽盆地、伊兰—依通盆地、渤海湾盆地、胶莱盆地、苏北盆地、合肥盆地、潜山盆地、望江盆地等,沿此断裂带分布,使该断裂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研究意义。该断裂带还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岩浆活动带和地震活动带(山东郯城1668年8.5级地震,中国东部最强的地震记录)。根据横穿郯庐断裂带的多条地学断面成果,该断裂带已切穿整个岩石圈,并且其深部普遍出现了软流圈变浅现象。郯庐断裂带最醒目的地质现象是将大别—苏鲁造山带左行错移达550km。然而,这一错移现象发生在华北与华南板块陆—陆碰撞同时,还是之后,或者兼而有之,存在着多种解释模式。大别与苏鲁造山带之间郯庐断裂带所在变质岩出露区称为张八岭隆起。张八岭隆起西部为下侏罗统—下第三系连续充填的合肥盆地(侏罗纪期间为前陆盆地,白垩纪至古近纪为断陷盆地);而东部为下扬子前陆变形带。该隆起北部出露低温高压变质的张八岭群变质杂岩,以一套酸性变火山岩为主(西冷组),局部含有浅变质的沉积岩(北将军组)。其中蓝片岩中多硅白云母给出245.1±0.5?Ma的40Ar/39Ar变质年龄(李曙光等,1993),而锆石给出新元古代原岩年龄。张八岭隆起南部主要出露肥东群(有多种划分方案)高级变质杂岩,仅其东侧与南侧有张八岭群出露。肥东群内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锆石上交点年龄为1995 Ma,而下交点为688 Ma(葛宁洁和周导之,1993)。郯庐断裂带张八岭性起南段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中一系裂黑云母、角闪石的40Ar/39Ar定年,都给出了早白垩世的年龄(详见附录)。其中一个角闪石样给出了走滑变形年龄(143.3 Ma),而黑云母给出的是冷却年龄(137-125 Ma)。这表明张八岭隆起南段的走滑韧性剪切带形成于早白垩初。其中肥东西韦剖面上角闪片麻质初糜棱岩中(N47)的黑云母给出了137.2±0.8 Ma40Ar/39Ar年龄。西韦剖面地处肥东县庙岗乡西韦村,位于浮槎山东南麓。剖面处于张八岭隆起南部,为该段郯庐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的东部。韧性剪切带的原岩为肥东群高级变质杂岩,主要有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花岗片麻岩等。这套变质杂岩在剪切带东缘弱剪切变形处,片麻理与物质层平缓,而进入剪切带内产状变陡,向东倾,而线理向SW倾。西韦剖面以出现较大规模的浅色超糜棱岩为特征,一系列采石场将该处郯庐走滑韧性剪切带很好地暴露出来(图1)。约500 m宽的采场露头上,可见5条以出现超糜棱岩、糜棱岩为标志的走滑韧性剪切带(复合型韧性剪切带)。自东向西,这5条韧性剪切带由几米宽变为几十米宽。韧性剪切之间是糜棱岩化至未受糜棱岩化影响的区域变质原岩。这些韧性剪切带内中间强变形带出现超糜棱岩(主要为浅色富绢云母的超糜棱岩,局部可见墨绿色富绿泥石、绿帘石超糜棱岩),向两侧依次出糜棱岩、初糜棱岩至糜棱岩化岩石,呈现为明显的变化规律。剪切带内糜棱面理普遍向东倾,倾角为50—70°。而矿物拉伸线理一致向SW缓倾,倾角多为20°左右,局部出现了40余度的倾角。这指示韧性剪切带在走滑运动中有一定的逆冲分量,为一压扭性剪切带。一处采场糜棱岩(N44)的运动学涡度测试(斜列云母颗粒形态法、C组构和主应变法)结果为Wk=0.89,0.95,指示以简单剪切变形为主,兼有垂直于剪切带的纯剪变形。除了野外露头上的剪切指示标志,室内定向薄片下的S-C组构、长石旋转残斑及书斜构造,以及该采场糜棱岩、超糜棱岩基质中动态重结晶石英C轴组构(图1),皆指示该剪切带为左旋走滑。显示镜下观察显示,糜棱岩中基质矿物组合为动态重结晶石英+黑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石英主要呈现为动态重结晶;长石兼有脆性碎裂与塑性拉长,部分出现了亚颗粒与动态重结晶;角闪石表现为脆性变形,常退变为黑云母、绿帘石、绿泥石。这些现象指示该处剪切带糜棱岩化中的温度为400-500℃,为中-高绿片岩相。超糜棱岩(N46)中绢云母b0值(据X射线衍射)为0.8994,指示为低压环境下的糜棱岩化。??附录:?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走滑运动的40Ar/39Ar法定年?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