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抛栽水稻的根系特性初步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免耕抛栽水稻的根系特性初步研究.pdf

· 68· 杂交水稻(HYBRIDRICE),2009,24(3):68—71 免耕抛栽水稻的根系特性初步研究 吴建富 ,潘晓华 一,王 璐 ,石庆华 ,刘宗发 ,胡金和 ,马众文 (1.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 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5; 3.南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09) 摘 要:通过 2~5--2007年连续3a定位试验 ,在双季稻 田研究了免耕抛秧水稻的根系特性。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水稻根系干重 低于翻耕移栽稻,根系大部分分布在表层 (O一5cm土层)土壤。水稻单穴根系固持力表现为翻耕移栽 翻耕抛秧免耕抛秧,且 随着免耕年限的延长,这种趋势更明显。 关键词:双季稻;免耕抛秧;根系特性 中图分类号:$511.O1;Q9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956(2009)03—0068—04 根系是水稻植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稻吸收 种(组合):2005年早、晚稻分别为金优974和中优 水分、养分、固定和支持植株的器官,它不仅具有吸 288,2006年分别为金优 225和金优 207,2007年分 收功能,而且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在水稻的生长发育 别为优 I98和岳优360。 和产量的形成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稻根系数 1.2 试验设计 量的多少、活性的强弱与植株的衰老、物质生产 、同 设 3个处理:(1)免耕抛秧 (No—tillageseed— 化产物的运输分配、结实状况和产量等关 系密 lingsbroadcast,NSB)。即不进行耕整,抛秧前用除 切 ¨“。根系对植株地上部的生命活动具有 巨大的 草剂灭茬(2004年冬作为紫云英,2005和2006年为 调节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水稻生育后期根系活 冬闲,其它两个处理 同样)。(2)翻耕抛秧 (Conven— 力及不同层次根量与籽粒灌浆结实密切相关,杂交 tional—tillageseedlingsbroadcast,CSB)。按传统方 水稻叶片早衰也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衰退有关,通 法耕田、整平后进行抛秧。(3)翻耕移栽 (手插; 过栽培措施调节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可以有效防止叶 Conventional—tillage seedlingstransplanted,CST)o 片早衰而增加产量 。1996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按传统方法耕 田、整平后进行移栽 。各处理面积 提出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10多a来广大科技 280m ,无重复,每公顷肥料施用量为 N 150kg、 工作者对该项栽培技术及其栽培生理方面进行了较 P0 21kg、K0157.5kg,所用肥料为尿素、钙镁磷 多的研究 【卜 ,但对免耕抛栽水稻根系生长分布规 肥和氯化钾,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用量 比 律的研究却极少 1,特别是在连年免耕抛栽条件下 5.5:1.5:3.0施用,钾肥按分蘖肥、孕穗肥用量 比7 对水稻根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 ,笔者通过3a :3施用,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氮、磷基肥在抛 (栽) 定位试验 ,研究了免耕抛栽对水稻根系生长分布特 秧前 1d施下。抛秧处理采用434孔塑盘进行旱育 性的影响,旨在为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 秧,移栽处理采用无盘湿润育秧(2005年)或旱床育 论依据。 秧(2006和 2007年)。不 同处理的基本苗一致, 2005年早、晚

文档评论(0)

我是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