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環境倫理與生態道德教育.doc
正體原錄:.tw:82/basis1/708/a5.htm
環境倫理與生態道德教育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研究員?? 郭實渝?
一、緒論
環境倫理屬應用倫理學的一部份,考慮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人類所實行的行為之正當性與態度的合宜性,建立人對待沒有主動意識能力的環境之立場。
在討論環境倫理與生態道德教育之關連以前,先要澄清一些概念。就「環境」的概念來說,這個我們時常聽到,常常成為討論焦點的詞彙,是指什麼?此一字常常被我們等同於「自然」、「土地」、「地球」、甚至「世界」。仔細思考之後,我們會發現,「環境」一詞是一個比「地球」、「土地」、甚至「自然」抽象的概念詞,它本身沒有物理界線,也很難定義。正如海德格(M. Heidegger)於1927年出版的〈存有與時間〉一書中就曾提出,「我們現在談到的是人擁有一個環境或周遭,但只要此『擁有』無法定義,則我們在存在論上根本沒有在說什麼,因為『擁有』是建立在內屬世界存在的狀態(state of being-in)。」(Heidegger, 1962, p. 84) 他也指出,在一存有狀態下,「環境」是指屬於個人存在的「所在」(dwelling)(ibid., p. 62),對每個人而言,都有個別的「所在」,個人的「所在」有著個別的意義;一個族群有族群的「所在」,對不同族群而言,其「所在」也有著不太一樣的。既然環境與所在是具同樣的意義,因此,環境是與我的生命整個過程不斷交織在一起的世界,同時也是整個世界之一部份(Foltz, 1995, p. 172)。那麼,環境的意義有著豎軸上的歷史傳統,及橫面上的自然與社會,就形成一個整體的生態文化範疇。它超越了一般環境保護運動者,或野生動物保育運動者對環境的看法,只就眼前的現象思考。在本文的使用上,環境與自然有著相似的意義,但我們要先確定的,環境是指人的「所在」。由個人推展到與他人及周遭的各層面,及歷史與未來的聯繫。
從倫理的或價值行為的角度思索,環境倫理包括著人對待自然、宇宙、所有生物應有的態度、行動、及立場。確切的說,倫理行動只有人才能表達,無論動物之間是否有倫理行為,在我們無法得知這些行為是如何表達或相互影響之前,我們只能將倫理行動的範圍限制在出自於人的行動。雖然有許多環境倫理學者持相反的意見,認為非人類存在者也具備道德身份(moral standing),同時此類存在者的範圍是比有意識的存在者之範圍要大(Regan, 1981, p. 19-20)。但問題是,價值的出現是在有人做比較,有高低或差異之分的時候,既使一些生物或無生物,如自然風景等具備著美麗的性質或實用的功能,在沒有經過人類有意識的欣賞或使用,它們的存在無法表達任何好或不好的意義。Regan所說的道德身份,是指存在者在道德上,決定自己在實踐某一行動時如何被影響,但問題是,除了人類以外,生物界是否有具備此一道德決定或選擇能力的存在者?若有,則我們如何得知?在肯定的及具說服力的說明及解釋出現以前,我們只能將倫理行動的範圍限制在出自於人的行動。若將倫理行為只允許人類擁有,又可能會面臨西方倫理學是一種沙文主義的批評(Routlery and Routley, 1995)。但不同於後者的,在理論上,我們人類是無法得知,甚至證明動物間的倫理行動,只將倫理活動限制在人類並不一定是沙文主義的形式。因此,環境倫理涉及到人對待自然、宇宙、生物界的態度、動作、及價值判斷。
??????? 談環境倫理不但要討論我們對自然環境所建立的形上理論、價值判斷、及實體的觀點。上溯及遠古人類對自然宇宙建立的觀點,從對自然的恐懼到崇拜、崇敬、感激,到古代文明的興起,開始增強對自然瞭解的慾望,解開自然之謎,發展出形上哲學的理論,對自然仍然保持著崇敬與偉大的意念。在民間的信仰上,自然是可以對話的對象,人與自然是互動的。在不同文化中,這種互動有著不同的解讀。在西方宗教歷史,到了基督教文明,對此互動的解讀強化了人的地位,或是藉著神來保障人的控制力量。這一段歷史的過程是漫長的。到了現代,近四百年、啟蒙時期以來對自然或非人類的物理世界之地位的看法,彰顯出現代性的特徵。現代性肯定人類思維的優位,將人類思維的地位提高到主宰現代科學思維,同時將自然宇宙的地位壓制成為人類可以使用的無限資源或剝削的對象,只具備經濟價值。此一說法可溯源到基督教文明對於新舊約的解釋(Passmore, 1995)。在科學思維及現代哲學思維,使得自然與文化形成幾乎是二分的情境,將自然的概念與文化概念分看來討論,不但將人由自然界抽離出來,形成另一個範疇,甚至將人與自然對立起來,成為人文—自然的兩極討論,以人的地位,具體的指設自然環境,與人類精神或心靈感覺相對立,產生自然(nature)—本性(nature)兩個概念上的歧義。由英語的表達上,此二概念都是使用「natu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策略研究.doc
- 公共图书馆开展游戏服务的可行性与对策分析——以广州图书馆为例.doc
- 关于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读者资源的构想和设计张秋旺.doc
- 关于宪法规定的我国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和优势[J].doc
- 关于建立图书馆学领域学术核心网站的研究.doc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的几点认识[J].doc
- 发展生态经济的减贫路径模式研究.doc
- 国内图情领域界对学术博客的研究进展史新艳肖仙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730000) 摘要 国内对博.doc
- 基于“问题” 导向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探索.doc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l 和Cl- 基因表达下降.doc
- 當代民族志書寫內涵及其討論.doc
- 第13 章化学風化および大気CO 2 と気候へのその影響.doc
- 第6 章風化環境においてシリカの反応性をコントロールするカイネティックスと熱力学.doc
- 耳朵看世界.doc
- 行动学习———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突破.doc
-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
- 關懷情意的實踐觀點與故事流傳── 從師資培育[德育原理] 課程到中小學德育實踐.doc
- 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干细胞与非肿瘤干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基因异质性的相关研究.doc
- 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与实效——兼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进路.doc
- 顧客對高等教育機構行銷特性認知分析--以中華大學為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