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戏曲的特征
教学目的:了解古代戏曲的基本特征,元杂剧繁荣的原因;掌握戏与曲在戏曲中的不同作用以及与雅、俗的关系,元曲的概念、分类、体制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戏曲,是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它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是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美术等众体皆备的综合艺术。“戏曲”一词,目前已知最早见于宋元间人刘埙《水云村稿》之《词人吴用章传》:
用章,词盛行于时,不惟伶工歌妓以为首唱,士大夫风流文雅者酒酣兴发辄歌之。由是与姜尧章之【暗香】、【疏影】,李汉老之【汉宫春】、刘行简之【夜行船】并喧竞丽者殆百十年。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其苦心盖无负矣。(引文见《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
这里的“戏曲”是当时出现的表演艺术形式,或即后来的南戏。最早的“戏曲”概念的内涵,是一种与“词”并列的表演艺术门类。元末之际,夏庭芝《青楼集》中“龙楼景·丹墀秀”条云:
皆金门高之女也,俱有姿色,专工南戏。龙则梁尘暗簌,丹则骊珠宛转。后有芙蓉秀者,婺州人,戏曲、小令,不在二美之下,且能杂剧,尤为出类拔萃云。(引文见《青楼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这里将“戏曲”与“小令”并列,而与“杂剧”对举,显然“戏曲”和“杂剧”,并不属于同一类艺术,两者肯定有所区别。
戏曲与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戏剧是一种由演员通过说、唱、歌舞等手段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综合艺术,包括戏曲、歌剧、话剧、舞剧等表演门类。戏剧的概念比戏曲大,中国古代的戏曲只是戏剧的一个门类。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但一直到金元时期,才有了完整的戏曲形式,就是元杂剧。
第一节 戏与曲
乐府中包含戏曲因素,而且说明,出,后来的南戏。最早的“戏曲”概 戏曲的两大基本元素就是戏与曲。戏,指故事情节,包括人物关系、宾白、科范等;曲,指演员演唱的曲词以及配套的舞蹈。那么,戏与曲这两者到底以何为主?这个问题颇有争议。
一般认为,在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活跃于下层社会的民间流派重戏轻曲,只说不唱或少唱,显得通俗。而在宫廷或上流社会演出的文人流派重曲轻戏,有曲无白,以歌舞为主,观众的文化层次较高,具有高雅的特点。这两个流派争奇斗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合流。这便带来了古代戏曲体制的定型,导致戏曲的成熟。
晚清曲学大师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云:“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一定义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具有经典性。他还说:“古乐府中,如《焦仲卿妻》诗、《木兰辞》、《长恨歌》等,虽咏故事,而不被之歌舞,非戏曲也。[柘枝]、[菩萨蛮]之队,虽合歌舞,而不演故事,亦非戏曲也。”(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第16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这里不仅指出古乐府中包含戏曲因素,而且说明戏曲包括歌舞和故事两大要素。其实,戏就是故事,曲就是舞台演出中的歌舞。照王国维先生的本意,歌舞是戏曲的表现手段,故事才是戏曲表演的目的。因而戏曲以故事为主,歌舞则是第二位的、次要的。换言之,戏曲的两大要素中,第一是戏,第二是曲。这一观点应该能够被普遍接受,也经得起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事实上,王国维的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
天有不测风云。王国维的观点风行了一个世纪。到了公元二十一世纪,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戏曲是曲与杂戏的有机结合。换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戏曲是歌唱与其它多种艺术成分的有机综合。歌舞,尤其是歌舞中的曲才是戏曲艺术的主导,才最深刻地体现为其它因素的目的,更多地把其它因素作为自己的艺术手段。言戏曲为‘以故事串演歌舞’的说法,其正确程度应当更高。”“就历史的总体状况来看,歌舞因素始终居于主要地位。而在歌舞当中,又以歌为最重,它在舞台上表现为曲的演唱,在文学中则体现为曲词的创作。曲乃是戏曲艺术核心之核心,是我国古典戏曲最深层的本质。”(钱久元《中国戏曲本体论质疑》,见《艺术百家》1999年第3期)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似乎水火不容。一个说戏曲以戏(故事)为主;一个说戏曲以曲为主。究竟孰是孰非?这个问题不太好轻易回答。其实,两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王国维的观点代表中国古代戏曲在理论上的概念,是学术界对古代戏曲内涵的一致意见。戏曲作为叙事体的文学艺术,理应是叙述一个完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