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研究 全套讲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词研究教学计划 唐五代词发展概观 唐代敦煌民间词 唐代诗客曲子词 五代西蜀词坛 五代南唐词坛 宋词发展历程 柳永等第一代词人群 苏轼等第二代词人群 李清照等第三代词人群 辛弃疾等第四代词人群 吴文英等第五代词人群 张炎等第六代词人群 唐宋词的抒情范式 花间范式 东坡范式 唐宋词的传播方式 书面传播 口头传播 五、20世纪词学研究历程 1、第一代学人:朱祖谋等 2、第二代学人:唐圭璋等 3、第三代学人:吴熊和等 4、第四代学人:杨海明等 第五代学人。 第一讲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字句:律诗,绝句 七言、五言 对偶 用韵 韵字用平声、韵位在偶句,韵部须一致 平仄 一句之内平仄相间 一联之内平仄相对 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忌三平调、三仄尾 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仄平平平仄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 无边落木潇潇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悲秋常作客, 仄仄平平平仄仄 百年多病独登台。 仄平平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仄仄平平仄仄平 空山新雨后, 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平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 平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 仄平平仄仄 莲动下渔舟。 平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词的平仄要求 第二讲 唐五代词发展概观 先说全唐五代词的书目: 林大椿唐五代词 张璋全唐五代词 拙编。 唐代敦煌民间词 刚刚兴起的唐代词,大致有两条发展线路,一线是敦煌民间词,一线是诗客曲子词。 敦煌民间词,具体产生在唐代什么时期,已经无法确定。《郭煌曲初探》有考。 这些词原是保存在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的写本上,经过近人的整理,大约有二百首左右。《全唐五代词》收199首。副编收434首,敦煌歌辞总编就多了。 敦煌词书目,可参全唐五代词引用书目。 其中最受人注意的是以词集形态出现的《云谣集杂曲子》,这是现存最早的曲子词集。《云谣集》收词30首,艺术上相对成熟,题材内容也比较集中,大多是写爱情婚恋的悲欢离合。其他散见的词作,内容就比较广泛,歌唱边防将士、塞外居民、商人士子、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由于敦煌民间词不是一时一地的作品,因此题材内容既没有什么限定,表现形式上也没有统一固定的规范标准,艺术上还比较稚嫩,但也别具一种原始素朴的美感。 【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瞒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二、唐代诗客曲子词 唐代的诗客曲子词,是指文人诗客尝试写的词作。现存最早的作品,应该是初唐沈佺期等人写的《回波乐》,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优人) 但这几首词说不上有什么艺术性,形式上与齐言体诗歌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作为最早的文人词,具有一种词体“标本”的意义。到了盛唐,相传是李白作的《菩萨蛮》和《忆秦娥》词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回程。长亭接短亭。 ,倒是相当成熟的长短句体,但是否确为李白所作,历来有争议。即使《忆秦娥》等词确是李白所作,那也只是盛唐时期一个超越时代数十年的特例,不能代表词史的进程,因为他没有呼应者和跟进者,虽然同时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也传有一首词作,但真伪同样难定。到了中唐,文人词日渐增多,但还是处在试验模仿阶段,习惯于写与齐言体诗相近的词调如《杨柳枝》、《浪淘沙》等。这时最有影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词五首,问世不久就传到日本,当时嵯峨天皇有唱和之作,日本填词从此开山。同时和作十五首。 韦应物《调笑》、戴叔伦的《转应词》。 【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转应词】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白居易和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