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具、构思巧妙的条件——赏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和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4题.pdf

匠心独具、构思巧妙的条件——赏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和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4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匠心独具、构思巧妙的条件——赏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和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4题.pdf

第 3O卷第 4期 物 理 教 师 Vo1.3ONo.4 2009生 PHYSICSTEACHER (2009) · 高考命题研究 · 匠心独具、构思巧妙的条件 赏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 I第24题和高考物理江苏卷第 14题 张惠作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浙江 绍兴 312075) 2008年全国理综卷 I第 24题 (以下称考题 1)的题干 率半径为该点到 .27轴距离的2倍”的条件,成功地将这道 中的一个条件 “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 竞赛题降阶为考题2. 角 =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不少 中学教师认为是多余 例 1.在空间有相互垂 直的 的条件(请参考文[1]、[2]、[3]),2008年高考物理江苏卷 场强为 E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 第 14题(以下称考题 2)题干中的一个条件 “已知此 曲线在 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如图1所 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2倍”,也有教师 示 ,一电子从原点静止释放,求电 对这个条件提出质疑(请参考文[4]).以欣赏的眼光看,笔 子在 Y轴方 向前进的最大距离 者有不同的认识.题中的条件是命题者匠心独具、构思巧妙 和此时电子的速度 (电子 电荷量 的好条件,对照考纲方见其巧,抛开考纲更显其妙. 为 e、质量为 m). 1 对照考纲言其巧 2 抛开考纲道其妙 浙江省 2008高考理综卷采用全国理综卷 工,对照浙江 抛开考纲不论,考题 1就有 图1 省理综考纲物理部分中对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有一说 两种解法,这道题就是一道开放性题 目.如果把所谓 “多余 明: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的条件”删掉,考题 1就必须综合应用水平动量守恒和能量 (注:从2001--2008年理综高考大纲的物理部分中都有这 守恒解答,失去开放性,题型显得老套,很多资料中都有.所 一 说明).考题 1从小球 由静止释放,到小球到达最低点的 以说,抛开考纲更显其妙,妙就妙在这一条件化老套为新 奇,破封闭为开放.有这一条件,使条件开放 ,考生就有了更 过程 ,小球、滑块以及绳子组成的系统动量是二维的、不守 恒的,如果将动量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则在水平方 多的选择,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习惯和 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对 向上动量守恒,动量守恒的应用属于二维情况,超出了考纲 的要求.显然命题专家把握考纲,增设了小球从最低点到左 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了 核心位置,而创新思维能力又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因 侧最高处过程,使该题由必须应用动量守恒解决的陈题变 此,在物理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就显得 成了不需要动量守恒定律也能解决的新题.考题 1命题者 尤为重要.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 提供的参考答案没有采用综合水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解 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 而是应用能量守恒解 ,首先不是命题者不知道还可综合水 定势的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