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LF对藻类生长影响研究1、研究意义极低频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简称ELF-MF)是频率在300Hz以下的电磁(波)场。环境中的ELF-MF来源于多个方面,如发电、通过电力线与电缆线输电或配电、使用用电设施及高压输电线路等,日益增多的家用电器(如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电热毯、微波炉等)也是ELF-MF的来源之一。由于电力的不可或缺性,在日常环境中,作为一种生态物理因子的ELF-MF也无处不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发布的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Public Health–Exposure to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Fields(Fact Sheet No.322)[1]针对ELF-MF对生物的影响作了健康风险评估,认为ELF-MF对诸多方面的影响尚未有充足的证据,应进行进一步的ELF-MF暴露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藻类作为一种低等、常见生物,是生态循环中的初级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重要一环,且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跟藻类生长有密切关系。ELF-MF对藻类生长过程中造成的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影响的机理研究目前还较少,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对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为今后藻类研究提供新思路。2、ELF对生物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今日常环境中,ELF作为一种常见物理因子无处不在。近年来关于ELF的研究也很广泛,前期研究重点集中于ELF对生物生长的研究。主要关于研究在不同强度不同暴露时间下摸索模式生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生物化学手段分析等。由于目前研究藻类的文献较少,为后期展开研究选择合适的研究路线,本课题对ELF对生物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调研,借鉴其它研究的成果,从生物间存在的共性出发,制定适合本研究的实验方案。2.1、ELF对哺乳动物影响的研究ELF-MF的生物学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磁场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磁场因素包括磁场的类型、频率、强度、暴露时间以及ELF-MF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等,生物因素包括受试生物的物种、年龄、性别及其功能状态等[2, 3](Skauli, K. S., et al. 2000,Janac, B., et al. 2012)。目前,对ELF-MF暴露的哺乳动物研究最为广泛,包括对神经行为[4](Legros, A., et al. 2012)、神经内分泌行为[5](Ciejka, E., 2011)、免疫学疾病[6](Cuppen, J., et al. 2007)、神经变性疾病[7](Tasset, I., et al. 2012)、心血管疾病[8, 9](Korpinen, L. and J. Parlanen 1994,Nittby et al., 2008)、癌症[10, 11](Sommer, A. M. and A. Lerchl 2004,Schuz, J. 2011)及生长和发育[3, 12](Chung, M. K., et al. 2004,Janac, B., et al. 2012)等。2002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ELF-MF列为“人类可疑致癌物”,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推荐100μT作为公众日常辐射的限值。Ahlbom et al., 2000; Kundiet al., 2004; Garcia et al., 2008; Kheifets et al., 2008;OCarroll and Henshaw, 2008; Davanipour andSobel, 2009; Huss et al., 2009; Gharagozloo andAitken, 2011[13-20]研究显示脑肿瘤,结肠癌,乳腺癌,儿童急性白血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不育,畸胎,流产等疾病和ELF暴露有相关性。Hjollundet al., 1999[21]研究发现ELF是男性生殖生殖器官疾病和,精子质量和不孕问题的潜在风险。研究核心集中在Oxidative stress, cell prolifration等。然而,关于ELF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学术界未达成统一意见,Chernoff et al., 1992; Lundsberg et al., 1995;Duan, W et al., 2014[22-24]的研究显示不能证明ELF诱导不良生殖效应。ELF对生物的影响还表现在遗传毒性方面。Ivancsits等[25](2002)发现间歇性暴露(50Hz)24h不仅使DNA单链断裂及碱基损伤,而且使双链断裂,导致最高程度的损伤间歇性暴露为5min开/10min关,当关闭时间超过20min未发现有损伤。有研究指出ELF-MF(50Hz,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