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温度、含固率、接种率和pH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量的影响,确定了考察因子的主次以及最优工艺条件,并针对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温度、接种率和pH)进行了单因素验证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pH值为7、接种率为30%、含固率为8%时,厌氧发酵产沼气的产率最大为633.8mL/gVS餐厨垃圾;各因素对沼气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温度、pH值、接种率和含固率。 关键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正交实验;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6504.2011.07.023 文章编号:1003-6504(2011)07-0094-04 餐厨垃圾俗称潲水、也称泔脚,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食物残余,其成分主要是纤维素、淀粉、蛋白质、脂肪和水。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高,且易腐烂变质,其在运输与处理的过程中不仅滋生蚊虫,而且污染水体和大气。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城市餐厨垃圾日产量达近2000t[1],给市政、环卫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此引出的潲水猪与地沟油事件,危害市民健康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很好地处理餐厨垃圾,将之作为城市资源的来源之一,变废为宝,必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餐厨垃圾含有厌氧微生物所需的各种均衡营养,利用厌氧发酵法将其资源化是一种较为合适的处理法。Cho[2]等研究了熟肉食品、纤维素、熟米饭、蔬菜和混合餐厨垃圾的产甲烷能力。Zhang[3]等通过研究发现餐厨垃圾的产沼气能力达435mL/gVS。以VS(挥发性固体含量)22.62%计算,即1t餐厨垃圾可产生沼气87m3。而1m3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kg无烟煤、或0.7kg汽油、或0.8kg煤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4]。由此可见,完善厌氧发酵法处理餐厨垃圾产沼气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5]考察温度,含固率,接种率和pH值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 餐厨垃圾:采自中南大学某学生食堂,搅拌均匀后,用搅碎机搅碎至颗粒粒径小于5mm的糊状物,并于-5下保存待实验。 接种物:长沙某污水处理厂厌氧段的污泥,为黑色絮状物。取回后,用塑料瓶密封静置1d,分层后,取下层污泥作为接种物。见表1。表1餐厨垃圾与污泥的性质
1.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图1)是由1L的厌氧发酵瓶,1L的集气瓶和500mL量筒三部分组成。发酵瓶分别置于低温(20±2),中温(35±2),高温(55±2)的水浴器中。发酵瓶中产生的气体沿着玻璃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装有3%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吸收气体中的酸性组分后,等体积的NaOH溶液被压入到右边的量筒中,量筒的读数即为所产甲烷的体积。发酵瓶与集气瓶之间的阀门为气体采样点。每次调节pH值后均向发酵瓶中通入N2以维持发酵瓶内的厌氧环境。 每天手动搅拌两次,每次5min,使发酵液的均匀混合。
图1实验装置图1.3实验方法 (1)正交试验。实验采用L9(34)正交表,选定温度、含固率、接种率和pH为考察因子,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实验以沼气的产量为评价指标,且不考虑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实验因素水平设置如表2所示。表2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接种率采用固体比:污泥干重/(污泥干重+餐厨垃圾干重),各组实验均采用200g餐厨垃圾,根据接种率和含固率加入水和接种物。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向发酵液中添加恰当的Ca(OH)2。
(2)单因素试验。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单因素:温度、接种率和pH值对厌氧发酵的影响。未特殊注明时,实验条件为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1.4指标测定(1)沼气产量:采用排NaOH溶液法记录各工艺条件下的沼气产量。(2)pH值:采用pH计,每两天测定一次。(3)TS:烘干法[6]。2结果与分析2.1正交实验 根据试验设计安排实验,记录每天沼气的产量。厌氧发酵反应进行45天可结束,其中反应的最后15天的沼气产量较低。因此,综合考虑能耗问题,本实验确定沼气发酵周期30天是合理的。实验前30天的沼气产量结果见表3。表3正交试验结果?
分析正交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由表3中极差的大小可以直观判断出各因素对沼气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A)>pH(D)>接种率(C)>含固率(B)。 (2)鉴于本正交试验设计的正交表未设置空列,故根据指标的不同,选择四因素中偏差平方和最小者为误差列。由方差分析表表4可知,含固率一项的偏差平方和明显偏小,所以选用含固率的偏差平方和作为误差平方和,含固率的偏差平方和对应的自由度为误差平方和的自由度。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4种因素对沼气产量的影响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局招聘考试《铁路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docx
- 《QSY1237-2009-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pdf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实验题】(试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docx VIP
- 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双赢.docx VIP
- 技术标书技术方案(完整资料).pdf VIP
-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pdf VIP
- DB21_T 1565-20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 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_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方案.pdf VIP
- 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PPT.pptx
-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12.2滑轮》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