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动态教学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几何动态教学初探.doc

初中几何动态教学初探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和学生有这样的反映:几何难教,几何难学。“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图形关系复杂,变化多样。老师在几何教学中演示的图形都是静态的,不能将图形的任意位置展示给学生,在给出一个或有限的几个图形之后,就将一些重要的几何规律简单地介绍给了学生。而学生在题时,由于图形位置变化,或位置关系复杂,就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了,这时老师也开始变得急燥了,觉得概念已讲得很清楚了,怎么还不会,几何难教难学的矛盾就产生了。例如:不论三角形的位置、大小、形状和方向如何变化,三角形的3条高线都交于一点(如图1);不论四边形如何变化,四边形的四边中点顺连接成的图形永远是平行四边形(如图2)等等,不胜枚举。对于第一个问题,传统教学中都是利用尺子作图,各种情况只作一个图形,很有限,不能说明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以例题形式给让学生证明。我现在想办法让三角形或四边形任意动起来,让学生观察有了感性认识,再深入研究就成为自觉自愿的了。学生从运动的几何图形中找出的几何规律,印象会很深,而且几何图形有这样的动态效果,很容易吸引这些初中学生,让他们觉得几何课有意思,从而愿意上几何课。因为运动的观点是现代数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学几何教学中应加强运动观点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必须经过头脑想象和理解才能真正学会的。老师传递给学生的只是知识信息,学生通过接收这些信息,联系他们头脑中旧有的知识结构,构造出他所能理解掌握的新知识,在几何教学中,对于那些相对于学生来说复杂而又抽象的图形,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不断运动变化的图形中,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探索、发现,找出规律,从而建立起学生自己的经验体系即猜想可能的结论,最后再在老师和书本的帮助下证明猜想的结论,从而建立起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即完成在变化的图形中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 对于一个几何图形来说,各种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实际上是处于变化的相互依存的状态,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这就产生了几何变换。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常见的几何变换有:全等变换、相似变换和等积变换等。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办法创造有变有不变的状态,让有利于解题的条件保持不变,而将不利于解题的条件变为有利的,这就是利用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解题的主要思想。 如何实现让几何图形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找静”,以往的几何教学很难做到,因为在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用常规作图工具(纸、笔、尺)手工绘制的图形都是态的,虽然它能教给学生规范作图,但这样很容易掩盖极其重要的几何规律。有的老师可以制作很精制的投影抽拉片,使部分图形动起来,却很难体现图形的任意性,以及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我们需要的几何图形,并使之任意运动和动画,在图形不停地变化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变的几何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几何规律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不是凭空任意造出来的,要用科学的头脑,去分析动态的几何图形,从而得到“静态”的几何规律。 下面结合例子来说明如何对初中几何进行动态教学。(主要设计思路) 相交弦定理: 弦AB、CD相交于圆内一点P,几何画板测算PA、PB、PC、PD,并计算PAPB, PA?PC, PA?PD, PB?PC, PB?PD, PC?PD,点击“动画”按钮,图形运动,让学生观察6个乘积,反复几次,学生得出结论只有PAPB=PC?PD (如图3)教师给出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 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的积相等。要引导学生证明(略)让AB运动至过圆心时停住,AB为直径,让CD任意与AB垂直,此时观察四个测算值,总有PC=PD(如图),学生。3、割线定理: 将P点运动,在P点从圆内到圆外之间反复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6个乘积,发现依然有PAPB=PC?PD(如图)。 学生: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将PA绕P点运动,让学生观察A、B重合时,有PA=PBPA?PB=PC?PD(如图),引导学生将PD绕P点运动,C、D重合时观察:PC=PD=PA=PBPA?PB=PC?PD。 (如图)由学生修改结论:PA2 =PCPD, PA2 =PC2 ∴PA=PC 正是前面学过的切线长定理深入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点P到各弦两端的距离之积相等,等于什么?有没有一般规律? 当P点在圆内时,引导学生: ∵PAPB=PC?PD,又PB=R-OP PA=R+OP ∴PA?PB=(R+OP)(R-OP)= R2-OP2,当P为定点时, OP和R均为定值 (如图) (2)当P点在圆外时(如图), 学生独立完成。 归纳总结: 一线定值│R2 -OP2│初中几何动态教学初探 1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