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荧光分析法研究
不同水洗阶段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赵红 王河昊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地质大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某开发区开展岩矿鉴定、荧光分析等室内实验,确定了五种微观孔隙结构类型,研
究了微观剩余油分布模式,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即束缚态、半束缚态和自由态。分析了不同沉积类型砂
体不同含水阶段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对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制定合理挖潜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词 荧光分析 微观剩余油 分布模式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复杂,实验和实际资料表明,在水驱开发后期及
聚驱开发阶段,采出程度只有 53%左右,仍有一定比例剩余油残留在储层孔隙中。不同类型微观孔
隙结构,孔隙及喉道的大小、分布、形态以及长期水洗后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对微观剩余油的运移方
向、分布的位置以及剩余油量的多少影响较大。因此,在特高含水期研究微观孔隙结构与微观剩余
油分布特征,对保持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某开发区开展岩矿鉴定、荧光分析等室内实验,
对不同孔隙结构不同水洗阶段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1 确定了五种微观孔隙结构类型
通过对某开发区开展压汞曲线、扫描电镜、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等实验,获得了大量的参数,
将微观参数与宏观物性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共有 15 项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性较好,根据
各参数分布范围并结合压汞曲线形态,将某开发区微观孔隙结构类型分为五类。
一类孔隙结构
从宏观特征上看,属高渗高孔中喉型,孔隙度大于 25%,渗透率 500-2000mD,喉道值主要为
0.63-2.5 μm,平均孔喉半径5.88-20.34 μm。排驱压力为0.01-0.04MPa,束缚水饱和度为 10-25%。
从渗流特征上看,有效渗流通道的半径为 0.63-63 μm,主要出油孔道半径为4-16 μm。在微观特征
上,该类储层碎屑颗粒较为粗大,约0.15-0.2mm,分选系数9.18,分选性差,磨圆次棱状。
二类孔隙结构
从宏观特征上看,属高渗高孔较细喉型,孔隙度大于 25%,渗透率500-2000mD,喉道值主要为
0.4-2.5 μm,平均孔喉半径4.54-9.75 μm。排驱压力为0.03-0.06MPa,束缚水饱和度为 10-25%。
从渗流特征上看,有效渗流通道的半径为 0.4-10 μm,主要出油孔道半径为2.5-6.3 μm。在微观特
征上,该类储层碎屑颗粒大至中等,分选系数为5.63,分选性较差。
三类孔隙结构
从宏观特征上看,属中渗中高孔细喉型,孔隙度 15-25%,渗透率 50-500mD,喉道值主要为
0.25-0.63 μm,平均孔喉半径0.85-7.11 μm。排驱压力为0.03-0.10MPa,束缚水饱和度为10-25%。
从渗流特征上看,有效渗流通道的半径为 0.25-10 μm,主要出油孔道半径为0.63-6.3 μm。在微观
特征上,该类储层碎屑颗粒中等大小,分选系数3.37,分选性较好至中等。
四类孔隙结构
从宏观特征上看,属低渗中孔细喉型,孔隙度 15-25%,渗透率 10-50mD,喉道值主要为
0.1-0.63 μm,平均孔喉半径0.8-3.34 μm。排驱压力为0.09-0.20MPa,束缚水饱和度 15-25%。从
渗流特征上看,有效渗流通道的半径为 0.1-6.3 μm,主要出油孔道半径为0.25-4 μm。在微观特征
上,该类储层碎屑颗粒小至中等,分选系数1.94,分选性好。
五类孔隙结构
从宏观特征上看,属特低渗中孔微细喉型,孔隙度15-25%,渗透率小于10mD,喉道值小于0.1 μm,
平均孔喉半径 0.04-3.34 μm。排驱压力为0.5-2.5MPa,束缚水饱和度25-50%。从渗流特征上看,
有效渗流通道的半径为0.025-4 μm,主要出油孔道半径为0.1-2.5 μm,在微观特征上,该类储层碎
屑颗粒细小,分选系数0.78,分选性好。
2 研究了三类微观剩余油分布模式
国内外对储层微观剩余油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荧光是物质受激发辐射产生的一种
发光现象。当物质分子受到特殊光源幅照吸收光量子时,基态电子受激跃迁,如果通过发射相应的
光量子释放能量返回基态,就发出荧光。在荧光下,烃的发光颜色随品质不同而不同。一般发光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登岳阳楼》读记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doc VIP
- 患者需求分析与服务对策.ppt VIP
- 肺穿刺活检后期护理.pptx VIP
- 高考英语语法专项课件.ppt
- 2025年风力发电站运行维护与管理全面合作协议.docx VIP
- 2025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招聘4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中国专家共识.pptx VIP
- 《六国论》读记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doc VIP
- 烧结多孔砖砌体施工工艺标准.docx VIP
- 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