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试赋的命题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试赋的命题研究.doc

  唐代试赋的命题研究   ——以试赋题目与九经的关系为中心   赵俊波   内容提要:唐代试赋有从前代文献特别是儒家经典中命题的习惯,本文围绕试赋题目与九经的关系问题考察唐代试赋的命题机制。从现存文献看,出自《礼记》的题目最多,其次为《尚书》、《左传》、《周易》、《周礼》、《诗经》,没有出自《公羊传》、《谷梁传》和《仪礼》的题目。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唐人对九经的认识不同等原因,使得九经在唐代冷热不均,由此也形成了试赋命题中的这种现象。   关键词:试赋 九经 科举 命题   本文所说的唐代“试赋”,指科举考试中的赋作,不包括私下的习作即所谓的“私试”之作。试赋从参加考试的不同级别而言,包括省试和州府试等;从科目类型来说,有进士科、博学宏词科等。由于是正式考试,所以其命题便不能率意。如贞元十三年,吕渭以《西掖瑞柳赋》为题,引起唐德宗的反感[1];乾符五年,崔澹以《以至仁伐至不仁赋》为题,差点给自己招来不测[2]。所以,试赋题目,绝非主司率意所拟,而是其仔细斟酌的产物,这使得对命题的研究成为可能。   所谓“九经”,指唐代用于科举考试的九部儒家经典,见于《唐六典》:“凡正经有九:《礼记》、《左氏春秋》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春秋》、《谷梁春秋》为小经。”[3]   唐代试赋的命题,多数取材于前代典籍尤其是儒家经典,但这种取材也不是随意的,它反映了各部典籍在唐代的地位。本文探讨试赋的命题机制,主要关注题目与九经的关系。   一、题源概况   现存的试赋题目中,省试类的最多,另外还有州府试、制试类的题目。   1.省试题   据孟二冬先生《登科记考补正》所收,省试题一共有八十个,包括进士试、博学宏词试等科目。仔细查阅文献,笔者发现这八十个题目中,出自经、史、子、集等前代典籍者六十个,其中出自唐人所谓“九经”的最多,达到三十三个,详见下表: 年代 赋题 出处 开元十九年 仲冬时令赋 《礼记·月令》 开元二十二年 梓材赋 《尚书·梓材》 天宝十载 豹舄赋 《左传·昭公十二年》 大历二年 射隼高墉赋 《周易·解》及《系辞下》 大历九年 蜡日祈天宗赋 《礼记·月令》 大历十四年 寅宾出日赋 《尚书·尧典》 贞元五年 南风之薰赋 《礼记·乐记》疏引《孔子家语》 贞元八年 明水赋 《礼记·郊特牲》 贞元九年 平权衡赋 《礼记·月令》 贞元十五年 乐理心赋 《礼记·乐记》 贞元十七年 乐德教胄子赋 《周礼·春官宗伯》 元和五年 洪钟待撞赋 《礼记·学记》 元和十年 乡老献贤能书赋 《周礼·地官司徒》 元和十三年 修礼耕情田赋 《礼记·礼运》 元和十五年 大羹赋 《礼记·乐记》 长庆元年 孤竹管赋 《周礼·春官宗伯》 长庆三年 丽龟赋 《左传·宣公十二年》 长庆四年 金用砺赋 《尚书·说命上》 太和元年 观民风赋 《礼记·王制》 太和六年 君子之听音赋 《礼记·乐记》 咸通二年 盛德日修赋 《周易·系辞上》 咸通三年 倒载干戈赋 《礼记·乐记》 咸通四年 谦光赋 《周易·谦》 咸通七年 被衮以象天赋 《礼记·郊特牲》 咸通九年 天下为家赋 《礼记·礼运》 咸通十五年 禹拜昌言赋 《尚书·大禹谟》 乾宁元年 止戈为武赋 《左传·宣公十二年》 乾宁二年 人文化天下赋 《周易·贲》及《周易·离》等 曲直不相入赋 《礼记·乐记》及《礼记·经解》等 乾宁四年 未明求衣赋 《诗经·东方未明》 同光三年 君从谏则圣赋 《尚书·说命上》 长兴二年 铸鼎象物赋 《左传·宣公三年》 显德六年 元后作民父母赋 《尚书·秦誓上》   以上共三十三个题目。同时出于多种典籍的,以形成较早或记载详细的为准,如贞元八年进士试《明水赋》,“明水”见于《周礼》、《礼记》等,但以《周礼·秋官司寇·司炬氏》所记较早且最为详细,并为他书所转载,其云:“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以下详细解释明水的来历及其用途,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明烛以照馔,陈明水以为玄酒。郑司农云:‘夫,发声。明齍,谓以明水滫涤粢盛黍稷。’”疏:“明者,洁也,日月水火为明水明火,是取日月阴阳之洁气也……云‘明水以为玄酒’者,郁鬯五齐,以明水配……先郑云‘明水滫涤粢盛黍稷’者,滫谓滫瀡,涤谓荡涤,俱谓释米者也。”[4]   而《礼记》所言“明水”,其义多取于此,如《郊特牲》:“酒醴之美,玄酒、明水之尚,贵五味之本也。”注:“明水,司炬以阴鉴所取于月之水也。”正义明确指出:“云‘明水,司炬以阴鉴所取于月之水也’者,《周礼·秋官·司炬氏》文也。”《郊特牲》又说:“祭黍稷加肺,祭齐加明水,报阴也。”注解所据,也是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