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电力学院南汇校区周边环境状况及保护的调研和分析.doc
上海电力学院南汇校区周边环境状况及保护的调研和分析
姓名:曾蔷漪 班级:2010192班 学号摘要:
为了完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的社会实践,并结合书中讲过的科学发展观。我对上海电力学院南汇校区及周边大学城的环境做了一个调研。这次的实践,主要是以参观老港垃圾处理厂和东海为主。并分发调查问卷,了解如今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关键字:
环境、南汇、东海、老港垃圾处理厂
实践前期
一直都觉得南汇大学城这边的环境很不好,时不时会闻到阵阵的臭气,听周围的同学说南汇靠近东海有一个很大的垃圾场,所以总是会闻到臭味。前段时间,在选修课上,一个老师说南汇有一个全亚洲最大的垃圾场。我当场讶异了,没想到我辛辛苦苦从家乡来到上海求学,却来到了一个全亚洲最大的垃圾场学习。顿时,我觉得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希望这次的调研能引起周围同学和老师,以及相关部门的注意,并予以很好的治理。
这次,结合毛概课上讲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道路”到了东海附近的垃圾场进行了实地调查。还对学校附近的黑暗料理街进行了调研,以及在学校的图书馆内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看看同学们对周围环境的看法和意见。
这次的社会实践可以说是像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崎岖又曲折。一开始,是我和寝室的同学一起做的实践,但是结果因为角度不好选择,她们都一一“跳槽”了,最后就剩下我一个人了。一个人也得把实践做完,毕竟这次的课题是我很感兴趣的。
失败的骑车东海行
我拉上班上另一个同学骑着单车去东海,希望能在路上找到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材料。谁知道,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开始骑车还挺顺利的,马路也很宽敞,周围有很多树,一路上环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心里还挺纳闷的。后来,我们拐进了小路,那条路很窄,身边不停地有大型的水泥车走过,掀起灰尘不断。那条路两边都住着很多户的人家,这样无疑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空气问题,噪音更是不用说。那边的村子都是生活很贫困的住户,本来乡村应该环境会比城市里好很多的,但是,我看到的状况并非是这样的。顺着那条路,我们看到了很多水泥加工厂,我们的鼻子也备受折磨,吸进了很多的灰尘。路两边的树木都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环境这么恶劣,我的单车也很不给力,掉了3次链条,最后一次干脆断了,还好碰上一个修理铺,把车修好了。经过这一路的“艰难险阻”再加上恶劣的环境,我们实在骑不下去了,就这么打道回府了。这次的实践可以说是失败了,但是还是收集到一点资料。
老港垃圾处理厂的调研
一次没有成功,怎么可能就放弃呢?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遇到多少困难啊,还不是挺过来了吗?我这点困难也就是小丘陵。于是乎,这次我拉上学长陪我去垃圾场走一遭。我在校门口找到了一个开小黑车的司机,他家就住在老港附近,对垃圾场的情况很是了解,就这样,我们又开始了老港垃圾处理厂的调研之旅。在去的路上,司机给我们介绍,这次开人民代表大会,也有人提出了关于垃圾场的治理,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像他一样生活在老港周围的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这难闻的臭味,很多味道都闻不到了,因为已经生活了这么多年。垃圾处理厂里还有一个焚烧厂,他说,焚烧垃圾后会产生一种有害气体,这种气体会引起基因的变异。我听后很是恐慌,难不成这南汇的人民都要变异了?在路上,我们看到一个“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但是,司机说门口的保安是不会让我们进去参观的。我想也是,现在已经造成这么大的污染了,如果被曝光了,他的公司还要不要开。最终还是利益问题。后来,好心的司机从垃圾场的后面开进去,路口有块牌子“老港综合填埋场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项目”。那里没有防护墙围起来,是很开阔的一片芦苇荡,如果没有这个垃圾处理厂,这里应该会是很好的一片风景区。
我们下车拍照的时候,闻到很重的臭味,如果不用东西捂住鼻子和嘴巴根本就不能呼吸。可想而知这空气的质量。我不经问道“这边的污染都这样了,那些工人怎么还在这里工作啊?都不为身体考虑吗?他们怎么能忍受的了这臭味?”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司机答道“这些都是农民,他们知道什么呀?这工作肯定比种田要工资高,他们什么都不懂,谁不要维持生活啊,这也是被迫的。”在那些芦苇丛后,我们看到高高耸起的小土坡,很长的一带,上面都埋满了垃圾,周围还有很多的挖土机在不断的挖坑,继续填埋。那是很壮观的一副“风景图”,没想到这全亚洲最大的垃圾场真不是吹的。我心里默默念叨,每天上海市要产生多少垃圾才能填满这些大坑?这是个巨大的工程。最终,我实在受不了那臭味,回到了车上,立刻光上窗子,真想和那气味彻底隔绝。
第二次东海行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东海。东海的环境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开始我以为会有很多垃圾。东海的水很混是实事,但是空气质量比垃圾场好很多,视野很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