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鹦哥岭外来植物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docVIP

海南鹦哥岭外来植物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鹦哥岭的外来植物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张荣京1, 2,邢福武1 *,吴世捷3,叶育石1,王发国1,陈焕强4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 广州 51065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3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香港4.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 乐东 572542 通过对鹦哥岭外来植物的调查,以及外来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生境和危害程度等的分析,阐明鹦哥岭的外来植物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共有53种外来植物,约占鹦哥岭种子植物总数的2.73%,主要来自新大陆热带地区(35种)。其中草本(36种)和灌木(13种)占优势,藤本(3种)和小乔木(2种)相对不明显。外来种对鹦哥岭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对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最后对外来植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控措施。 海南;鹦哥岭;外来植物;生物入侵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0906-06 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1],也就是说,一种生物以任何方式传入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理区域,并在那里定植,建立自然种群,该种生物即可称为外来种[2]2。外来种的传播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往往都是人为引进,但在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人为的外来种和生物入侵在数量和范围上更为空前[3]i。而且外来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方面它严重的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发展。 鹦哥岭位于昌江、白沙、乐东、琼中、五指山等5县(市)交界地段,地处偏僻,面积大,保存了我国最大面积和最典型的原始热带雨林, 也是海南黎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很多村民仍然居住于茅草房内。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依赖于刀耕火种的模式,很多村民为了谋生,仍然进行着伐木、采挖、打猎的行为。但随着海南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加大了对偏远黎族居民的扶贫工作,如搬迁、修路、盖房、种植橡胶等,鹦哥岭社区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而且,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开始走进鹦哥岭。 随着与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外来种悄悄随之进入鹦哥岭,有些恶性入侵种类开始肆虐扩张,严重危害着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对鹦哥岭的外来植物进行研究与防治,不但对该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对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也同等重要。 本文所指的外来植物是指原产地不在中国的所有外来逸为野生或已归化的植物。 鹦哥岭位于E109°28′00″109°35′30″,N18°59′30″19°04′20″,占地面积约50000 hm2。鹦哥岭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丰富,气温高,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8500(9300 ℃,平均气温24.3 ℃。降雨量大,这里是海南第一和第二大河流——南渡江和昌化江的发源地。鹦哥岭最高峰海拔1811.6,为海南岛第二高峰。 鹦哥岭林区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砂岩风化而成的砂壤土和少部分壤土,随海拔升高有燥红壤、砖红壤、山地黄壤等系列,其植被则相应形成了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湿润雨林、热带沟谷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和山顶苔藓矮林等系列[4]。 于2005年至2006年为期约4个月的时间,设置100多条调查线路,对鹦哥岭地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其中对外来种的调查侧重于低海拔地段的次生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并顾及较高海拔的山地雨林、湿润雨林、沟谷雨林和山顶矮林等植被生态系统。并通过标本采集、鉴定,物种多样性编目,以及外来种当前危害程度、蔓延现状等方法,对该地外来植物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 表1 鹦哥岭外来植物名录按哈钦松系统排列Table 1 Checklist of exotic plants in Yinggeling. Arrangement of flowering plants follows J. Hutchison system (Hutchison, 1926—1934) 序号 中文名 学名 科名 性状 原产地 危害程度 危害对象 1 落地生根 Bryophyllum pinnatum 景天科 草本 非洲 路旁 2 松叶牡丹 Portulaca pilosa ssp. grandiflora 马齿苋科 草本 美洲 3 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藜科 草本 中、南美洲 *** 农田、荒地 4 土牛膝 Achyranthes aspera 苋科 草本 泛热带 * 5 空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