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性土壤对砷的净化作用及迁移规律研究
易 秀,李佩成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通过土柱淋滤试验,从动态角度研究了黄土性土壤对砷的净化作用及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性土壤对砷是一次性的吸附净化并达到饱和状态。土壤对砷净化吸附分为3个阶段:全吸附段、部分吸附段和吸附饱和段。受土壤粘粒和钙影响,黄土性土壤中砷运移的速度不同,其顺序为v(粘化层)<v(犁底层+老耕层)<v(耕层)<v(钙积层)。在淋入液质量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土层越厚,淋出液中砷的零值延时越长,饱和吸附时间也越长。当淋入液砷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黄土地区土层1.5 m深度可作为对砷的净化深度。当一定厚度的土壤层达到砷吸附饱和状态时,如果持续增加污水淋入量,则砷在土层内达到吸附饱和的界限下移。
关键词:黄土性土壤;砷;净化作用;迁移规律
中图分类号:X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3-0336-05砷是一种普遍存在、毒性很强的类金属元素,目前至少已有50多种工业生产过程需要砷。近年来由于在农业上广泛利用砷制造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造成砷在水、土环境中大量积累,从而危害动植物,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1~3]。
由于砷以砷酸根、亚砷酸根等阴离子态存在,在土壤中相对容易迁移,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本文通过土柱淋滤试验,从动态角度研究黄土性土壤对砷的净化作用及其迁移规律和特点,从而为解决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砷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图1 土柱淋滤试验装置示意
Fig. 1 The sketch map of soil column leaching experiment
1.1 材料
表1 供试土壤剖面特征
Table 1 The features of loessial soil profile
土层名称 土层深度/cm 土壤剖面特征 耕层 0~25 灰棕色,粒状结构,疏松,中壤,有瓦片等侵入体,强石灰反应 犁底层+
老耕层 25~-60 淡灰棕色,块状结构,中壤,稍紧实,少量石灰菌丝,强石灰反应 粘化层 60~120 暗褐色,棱柱状结构,重壤,紧实,较多石灰菌丝,中石灰反应 钙积层 120~175 淡黄棕色,块状结构,中壤,稍紧实,少量豆状石灰结核,极强石灰反应
试验用土取自西安市雁塔区。土壤为黄土母质发育的农业土壤—塿土。取直径10 cm、高度40 cm的PVC 管,将管内壁用凿子刻成粗糙面,从而最大程度地防止优先流对淋滤试验的影响。将其放在塿土自然剖面的不同层位上(耕层、犁底层+老耕层、粘化层和钙积层,不同土层的特点见表1),垂直嵌入,各取厚度为25 cm的原状土,用塑料包住,运回实验室。土柱代号分别记为Ⅰ、Ⅱ、Ⅲ、Ⅳ号。
在管的底端垫2 cm厚的砂层、2层孔径为1 mm的尼龙网和2层纤维布,再套上口径相当的漏斗。将PVC管固定,漏斗下方用水样瓶承接经土壤过滤的淋滤液。为防止试验液体冲刷,在土柱的顶端铺3 cm厚的砂砾石层。淋滤试验装置见图1。另用直径 10 cm,高分别为70、100、120 cm的PVC 管从地面起取厚度为0.5、0.8、1.0 m的连续原状剖面土层,处理方法同前,土柱代号分别记为Ⅴ、Ⅵ、Ⅶ号。每一土柱各设2个重复。
取土样风干,研磨,过不同粒径筛孔备用。土壤中pH值、有机质、粘粒、Al2O3、Fe2O3、游离氧化铁等项目的测定均按常规方法[4,5];土壤总砷用H2SO4-HNO3-HClO4消煮,硫脲-抗坏血酸还原,于XGY1011A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 [6],其基本理化性状见表2。
表2 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
Table 2 Som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oessial soil used in the experiment
项目 机械组成 体积质量
/(g(cm-3) 有机质
/(g(kg-1) 全氮
/(g(kg-1) 全磷
/(g(kg-1) pH CaCO3
/(g(kg-1) 游离氧化铁
/(g(kg-1) Al2O3
/% Fe2O3
/% 总砷
/(mg(kg-1) (0.01 mm (0.001 mm /% /% 耕层 49.3 18.7 1.28 12.6 0.91 0.75 8.26 96.3 11.2 14.00 5.89 15.4 犁底层+
老耕层 53.6 24.1 1.40 6.9 0.53 0.64 8.28 85.6 15.3 13.84 5.96 14.5 粘化层 60.1 29.5 1.41 9.1 0.6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路肩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Unit 6 How do you feel Part B read and write(教学设计)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docx VIP
- 天然气管道涉路工程(定向钻穿越)安全评价报告.pdf VIP
- 地被植物的种植模板.docx VIP
- JJF2094-2024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校准规范.pdf VIP
- 严重精神障碍家属护理.pptx VIP
- 锻造机械日常点检表.docx VIP
- 2MW变流器(艾默生)20140723.pptx VIP
- 钢结构检测内部培训.pptx VIP
- 体育舞蹈之拉丁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