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陈雪华 何礼贤自第一个在1962年应用临床以来,新的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被开发和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C-6位引进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的问世,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有了很大提高,早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主要对革兰阴性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阳性球菌则作用较差。但近5年来发现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吉米沙星(gemifl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和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显示出强大的抗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的活性,对肺炎链球菌包括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和不典型病原体如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同时保持了其良好的抗革兰阴性菌活性,这些优良特性使新氟喹诺酮类几乎成为呼吸道感染的理想治疗药物。抗感染化疗药物的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研究的深入,认识到预测抗感染药物的疗效已不仅仅单纯从既往的药动学参数和体外细菌的MIC来判断,而是必须结合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性综合判断。即通过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来评价抗菌药物的体内疗效。而且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口服或静脉给药在组织中达到很高的浓度甚至超过血清浓度,一系列的研究也显示新氟喹诺酮类具有很好的PK/PD指标,下面详细介绍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和老的氟喹诺类药物环丙沙星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另外一些老的氟喹诺酮类和有毒性问题的新氟喹诺酮类如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格雷沙星(grepafloxacin)、司帕沙星(sparfloxacin)、和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不做讨论范围。 一、基本概念 1. 药动学和药效学 抗菌药物的药物动力学亦称药动学,指用动力学(kinetics)的原理与数学模式,定量描述与概括抗菌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即研究A.D.M.E.过程中血药浓度随时间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抗菌药物的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抗菌药物的血清浓度和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抗微生物效果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2. 常用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近十年来,有关抗感染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关PK/PD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为了统一概念便于交流,2002年在荷兰奈梅根(Nijmegen)召开的国际抗感染药理学会( internation society of anti-infective pharmacology,ISAP)会议对PK/PD的术语作了统一规定。药动学参数(如AUC、峰浓度)和微生物参数(如MIC)之间的定量关系称之为PK/PD指标。如图1。 1)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系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全身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通常通过测定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的相对量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或尿中排药量表示吸收程度。 2) 半减期(half-life,T1/2):即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 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最低抑菌浓度,即为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的抗菌药物浓度。 4) MIC90:能抑制90%以上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浓度。 5) AUC:24h内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即24hAUC或AUC0-24,或AUC24。 6) AUC/MIC:即24hAUC和MIC的比值。 7) Peak或Cmax :血药峰浓度,给药后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 8) Peak/MIC(Cmax/MIC) :抗菌药物峰浓度和MIC的比值。 9) PAE(post antibiotic effect):抗生素后效应,即在去除抗菌药物后,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时间。 10) sub MIC effect:亚抑菌浓度作用,即在抗菌药物浓度小于MIC时,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图1:PK/PD参数 二、根据PK/PD的抗菌药物分类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原理,抗菌药物分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其抗菌药物的作用决定于药物的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其峰浓度和MIC比值越大,其抗菌作用越强,AUC/MIC和Peak/MIC是其主要的观察指标,其代表品种有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抗菌作用主要依赖于血清浓度超过MIC的时间,超过MIC时间越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速公路维护安全培训.pptx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4年10月历年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正式党员因故不能到会的书面表决意见-模板.docx VIP
- 佳能EOS 600D 中文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安全运维服务规范.docx VIP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可编辑】.pptx VIP
- 某银行数字人民币业务管理办法.docx
-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pptx VIP
- 2025福建福州国资海丝投资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工作人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国资海丝投资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工作人员1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