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当代地域性策略在灾后重建中的探索实践
—汶川水磨中学建筑设计
1 2
陈可石 王雨
摘要 / 回顾汶川灾后重建中水磨中学的设计 1 背景 2 汶川水磨中学建筑形态的生成过程
策略,着重强调了新建筑的环境适应性、文 水磨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东南部岷 为使灾区能够更好地延续和发展,
脉传承性及艺术创造性;作为当代地域性设 江支流寿溪河畔,距都江堰市 34km、 灾后重建所面临的任务不仅是再建几座
计策略在灾后重建的实践,对地域性建筑策 汶川县城威州镇 80km、“5.12”震中映 房屋,而是恢复提升受灾的地域环境;
略的整体发展应用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秀镇12km(图1)。该镇在地震中遭到了 需要再生的不仅是建筑物所形成的物质
关键词 / 汶川灾后重建 中学建筑设计 当
严重损毁,从整体性重建规划设计,到 空间,还有人们心中的精神空间以及对
代建筑地域性
紧张的援建施工,持续 2 年时间的灾后 场所的认同感,因此必须考虑的因素包
A B S T R A C T / T h e d e s i g n t a c t i c s f o r
We n c h u a n S h u i m o H i g h S c h o o l i n p o s t - 重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磨中学的建 括当地留存至今的文化传统、社会特征
d i s a s t e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m p h a s i z e s t h e [1]
设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项目 。 及建筑形态等。这种想法贯穿于水磨中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c o n t e x t u a l
震前的水磨中学规模小,损毁严重, 学设计的全过程中,也是通过设计所希
inheriting and handing-down,and art creativity
in new building.In this pactice,the designer 灾后进行了易址重建。汶川县将县域内 望创造的核心价值。
gives consideration and summation of the
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在全县北部和 2.1 场所环境的适应性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building tactics. 南部地区集中设置若干所重点中学,水 首先考虑的是建筑主动适应场所环
KEY WORDS/ Wenchuan post-disaster [2]
磨中学即为规划的汶川县第二中学 。 境,其中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建
reconstruction, high school architectural
重建的水磨中学定位在汶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新世以来长江下游和黄土高原地区黏土矿物的时空变化及古气候意义.pdf
- 中日古典园林艺术的美学意识分歧根源研究.pdf
- 中日滨水景观设计的比较.pdf
- 中日生态环境保护的比较及带给我们的启示.pdf
- 中日经贸关系的特点与障碍.pdf
- 中水回用现状及其研究发展.pdf
- 中水处理技术在焦化行业的应用实践.pdf
- 中水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可行性分析.pdf
- 中生代大杨树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pdf
- 中等尺度水景观评价指标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