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高效栽培技术员手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针菇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因其菇体色泽金黄、菇柄细长似金针菜而得名金针菇。金针菇的白色变种(F.var. velutipes),通体洁白。因金针菇子实体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又名冬菇。另有构菌、朴菇、毛柄金钱菌等俗称。金针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冬菇属(Flammulina)或金钱菌属(Collybia)。 野生金针菇广泛分布于中国及世界各地。本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囊维藩等采用瓶栽法栽培金针菇成功。1964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开始金针菇的品种培育工作,选育出了三明l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栽培成为当家品种。在八十年代末期以前,我国栽培的金针菇品种主要是黄色品种。1928年,日本京都的森本彦三郎生产出了菌盖,菌柄都是白色的金针菇。此后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纯白色品种。 金针菇滑嫩味美,营养丰富,尤其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有益于儿童脑细胞的发育,因此日本人称其为“增智菇”。金针菇还含有原黄素,具有抗癌、降血脂、保肝等食疗功能,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超级保健食品”。金针菇可在北方的寒冬季节栽培,在冬春季蔬菜淡季上市,价格高昂,因而生产效益较高。 目前,金针菇是世界上已达到工业化生产规模的食用菌之一。我国已形成几个产业化的金针菇生产基地,例如河北的灵寿县、唐县;浙江的常山县;安徽的合肥等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一、白色金针菇特性 白色金针菇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蕾形成适温l0左右,子实体生长适温5-8。发菌期比黄色金针菇长,出菇温度比黄色金针菇低。产率低于黄色金针菇。发菌不充分不易出菇。转潮时间比黄色金针菇略长。在较强光线下白色金针菇亦为白色。 据上述此特性,北方一般在1O-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出菇。 二、大棚栽培技术 ㈠ 选用优种 白色金针菇的优良性状为根部粘连少,出菇旺,菇体优,生物学效率不低于80%。 ㈡ 菇棚 应采取半地下式,座北朝南,菇架及出菇方式如彩图17所示。架间宽7Ocm,走道两端应设通气孔。这样保温保湿性能好,换气缓慢而均匀,光线微弱利于发菌出菇。㈢ 原料与配方 白色金针菇栽培原料可采用棉籽壳、玉米料屑、豆秸粒屑、木屑等作为主料,但单一原料不如多料生长好。含水量以63—68%较宜。一头出菇水分可大些,两头出菇水分可小些。基质配方的辅料可采用15-20%的麸皮、米糠、玉米面多种组合。 选用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作主料时,应进行发酵处理,具体做法:新鲜树木(除松、衫、柏、樟、楠等树种)的木屑在夏季需堆积3个月,约15天翻堆1次。玉米芯应先晒干,经粉碎后拌水堆积5—7天,隔2~3天翻拌1次。棉子壳堆积1夜或1整天即可。上述简单的处理方法,我们称之为发酵及堆制。经如此处理的栽培料变得比较柔软、疏松,可提高持水能力。 白色金针菇分解利用纤维素基质的能力较弱,有关研究证明其菌丝主要靠基料中的麸皮等辅料提供营养,因此在100千克干主料中,需添加新鲜麸皮25千克,玉米面8~10千克,豆饼粉1~3千克,以加富碳、氮营养。金针菇是天然维生素缺陷型菌类,麸皮、玉米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因此,基料中加些玉米面,出菇时长势旺,密度大,分枝多。另外,磷酸根离子和镁离子是白色金针菇丝生长的重要元素,在培养料中添加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各0.6千克,不仅能促进菌丝生长,且有利于营养的积累,使金针菇出菇快,产量高。 鉴于金针菇自出菇到采收都不宜向菇体上喷雾,因此拌料时与其它菇种相比需相对加大用水量。由于培养料用水量大,使金针菇在二潮时仍达到适宜出菇的含水量,确保后劲足,产量高。配料时的较佳用水量,可用手紧捏料测试,使指间能滴4—5滴水为宜。菌袋发透菌7~10天后,菌丝洁白无污染。手掂起来沉甸甸的,水分、养分充足。 ㈣ 出菇管理 优质白色金针菇的主要指标是:菇体白色,菌盖半圆球形,直径1厘米左右,柄长15~16厘米,柄下部无大量气生菌丝或粘连。 管理的技术关键如下: 1. 低温出菇 白色金针菇虽在4~25均可出菇,但只有在10以下才能育出优质菇。河北南部地区有4个月(11月中旬~翌年3月中旬)是优质菇培养时期,播期应安排在9月中旬~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气温降至15时,无论发菌半袋或全袋都可开袋催菇。 2. 轻搔菌慢催菇 要做到均匀出菇、菇齐菇密,必须搔菌,因为在通气差、湿度过大的袋内,白色金针菇气生菌丝旺盛,气生菌丝不仅不具分化能力,且阻碍基质内菌丝的分化。搔菌时间应掌握气温降到15以下进行。搔菌方法:轻轻刮去气生菌丝及菌种块,尤其是谷粒种。搔菌后立即码垛,地面洒足水,披上地膜保湿催菇。 白色金针菇出菇速度缓慢,且对空气湿度条件反应敏感,所以操作时既要防止通气过猛使料面失水干燥,又要防止通气差空气湿度大使气生菌丝疯长。 二、金针菇“北菇南销” 河北省产的新鲜白色金针菇在产地包装后,装箱后空运至广州、深圳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