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语句的含义,必须置之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所以,我们只有把它放回原文中,联系下文内容,贯通起来,方能识其真义。下文接着的语句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时一有体会,便高兴得废寝忘食。不难理解,陶渊明读书重视的是感悟。所以,“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应该是指陶渊明喜欢渎书,但不追求对字句的穿凿附会(即不拘泥于对字句的解释)。 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 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___ _____ (2)故中辍耳_____ ___ (3)外皆严装已毕 ______ __ (4)上尝得佳鹞______ __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要注意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的读本上来。如“善”,“京中有善口技者”等。 善于、擅长 停止 完成、结束 曾经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如:“或”“上”“移”“威”。 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 息怒了。 15.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这一问题,要结合全文来回答。 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 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三、(2011·浙江台州)古诗文阅读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固不可彻( )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3)何苦而不平( ) (4)河曲智叟亡以应( )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和通假字,要结合具体语境确定词语的意思。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4)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通,变通 穷尽 愁 通“无”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注意特殊句式和关键词语。题目中这个句子是倒装句,翻译时要按照“汝之不惠,甚矣”的顺序。关键词:“惠”,聪明;“甚”,太。评分标准:整体意思答对,关键词“惠”“甚”翻译正确,得3分;“惠”“甚”翻译错误,每词扣0.5分。共3分。 你太不聪明了! 18.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湖北黄石中考语文试卷.doc
- 2013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3年湖北黄冈、鄂州中考语文.doc
- 2013年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12号卷).doc
- 2013年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13号卷).doc
- 2013年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14号卷).doc
- 2013年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15号卷).doc
- 2013年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18号卷).doc
- 2013年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19号卷).doc
- 2013年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21号卷).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