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历史上的结社现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江历史上的结社现象.doc

吴江的文人结社现象 徐宏慧 文人结社是一种文学现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当地的政治、思想、学术等领域都产生过十分深刻的影响,成为社会进步以及思想、文化和文学演进的一种重要因素。文人结社,一般是自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社会群团。通常政治主张、经济利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诞生于南社与黄埔军校交相辉映。3位发起人中,吴江人陈去病35岁、柳亚子22岁,而柳亚子是南社的实际主帅。南社社员中,吴江139名,其中有一批人真刀真枪参加讨袁,叶楚伧、蔡冶民费公直。1911年12月,陈去病在苏州《大汉报》上发表议论,反对议和,主张除恶务尽。二次革命爆发,陈去病毅然投入讨袁革命。他奔赴南京,出任讨袁总司令黄兴的秘书,讨袁文告多半出自他手。柳亚子反对议和的态度也异常鲜明。1912年,柳亚子应邀到南京临时大总统府担任骈文秘书,他对那里弥漫的主和气氛非常反感,仅仅3天时间,就托病辞职。随后,柳亚子在上海《天铎报》上发表文章,力主北伐,与主和派展开激烈的论战。南社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女群体,吴江女性参加南社的大约10余人。最先加入南社的是柳亚子夫人郑瑛,其后是陈去病女儿陈绵祥。南社能够聚集起一群女性解放的先驱者,足见南社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意义非同寻常南社几乎囊括了海内著名的文人学士,如柳亚子、马君武、马叙伦、沈钧儒、胡朴安、黄兴、苏曼殊、欧阳予倩、黄虹宾、杜国庠、杨杏佛、刘大白、陈望道、沈尹默、吴梅等人他们中很多人是多艺,精通旁道。1897年,由同里文人金松岑、陈去病等人组织成立。主要意图是抵御外侮,拥护维新,反清反帝。会员延伸到黎里、松陵、平望等地,计有40多人。都由一批同仇敌忾的知识分子组成,有金松岑的小叔金祖泽、金祖辉,堂兄金维基,还有南菁书院同学钱崇威,好朋友薛凤钧、薛凤昌(公侠)昆仲和沈廷镛、黄元吉、蔡冶民、范祖培、袁成洛、顾永暹、顾麟昌、王锡晋、朱家骥、任琪,还有陈去病的师兄弟柳念曾、柳慕曾(柳亚子的父亲和叔叔)。“雪耻学会”会址,开始是设在金松岑住宅的书楼里,此书楼也被金松岑命名为“天放楼”。后来移居到原同川书院教育楼内,“天放楼”也跟着易名。学会定期集合,研究时政、研究新学,商讨救国救民之策,雪耻学会在当时全县很有影响。陈去病后来在其《革命闲话》中叙述道:“鸡鸣凤雨,磨砺一堂,颇极文酒从容之乐”。 雪耻学会得名是因为“欲雪甲午之耻,必先雪二百六十余年前我民族所受更大之奇耻,故即徵合同志组织雪耻学会,盖实即一革命之机关”。在学会里,曾交流了译本《摩哈麦德传》和《三大儒学粹》,这2本书中竖了几位“师儒”,一位是外国的摩哈麦德;另三位是中国的三大儒,三大儒先生即是,衡阳王船山、昆山顾亭林、博野颜习斋。金松岑把顾亭林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作为处世立说之本,并以此共勉。 1902年4月5日,30岁的金松岑在家乡同里创办第一所公学——同川自治学社。且不说金松岑当初办学的初衷在于兴教救国,办学是他的具体实践,他所培养的学生,多半后来参加了南社,像钱叔度、徐麟、陶神州、范烟桥、林立山、邹亚云、沈祥之、吴豹军、杨千里、杨济震、凌仰霄、沈重威、沈大椿、王岳麓、殷剑侯、金祖荣、顾珩、叶与凤、叶与骥、张锡佩等。 金松岑的学生范烟桥后来也与友人一起在同里共结“同南社”,创办刊物。 笔者曾撰写过《金松岑传》,其中对章家浜学吟社,有过这样一段描写:要不是金松岑接触了金家诗社--“学吟社”,这个氏族文学小团体,也许这一世,他不会对史文产生兴趣,并由此走上文学之路。诗社成立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秋,诗社的成立体现了金氏家族……金锐在《其恕斋诗集》里有这样记载:“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不堪卒读,愁绪颇多。忆昔辛未,一门结社。略识诗书,不盲不哑。弟兄父子,即友即师。此唱彼和,析疑赏奇。佳话韵事,喜能得雨。彻夜长吟,兴高鼓掌……”。诗社还将“弟兄父子,即友即师”刻成了章。若干年后金立初回忆道:“诗是我家事”,也就是吟诗作对成了金家的大事。一段时间后,大家把几经修改讲评过的作品汇成《务滋堂集》,计有四册,收集了《梦游草》十五卷;《翠娥楼诗草》六卷;《味真山房诗草》二卷;《听雨芭蕉馆诗草》三卷、《其恕斋》四十三卷。另外还有一些《桑梓集》、《萝月榭诗抄》等以手抄本行世,还没有收进《务滋堂集》,特别是后期有更大的一部分作品没有很好地整理保存下来,遗失了。 明末清初,吴江家庭结社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是午梦堂,午梦堂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列在曹氏父子和眉山苏氏两个文学家庭之后誉为第一个以女性为创作群体的文学家庭。午梦堂主叶绍袁与其妻沈宜修以及他们的个女儿、个儿子都富于文思才情,一门唱和之作辑《午梦堂集》叶绍袁妻子沈宜修不仅是个诗人、书法家,更是中国第一个以女性目光选编女性作品《伊人思》的编者;次女叶小纨著有杂剧《鸳鸯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戏曲家;三女叶小鸾是中国十大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