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山楂果实中的绿原酸和
咖啡酸
禹凯,朱金花,陈兴国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730000 )
E-mail :chenxg@ (X. Chen),yuk05@
摘 要:本文建立了分离和测定山楂果实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分离介
质(缓冲液)为:35 mM Tris-0.7%醋酸的甲醇溶液,分离电压为-25 kV。在此最佳条件下,
两种分析物可在10 min 内实现基线分离。两种分析物的线性范围为20-200 µg/ml ,连续运行
5 次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分别为:2.82%和 2.29%( 日内);4.02%和
3.14%( 日间) 。样品中分别加入25 ,50 ,100 µg/mL 绿原酸标准溶液测得绿原酸的回收率为
98.7%、98.2%和 97.5%;加入25 ,50 ,100 µg/mL 咖啡酸标准溶液测得咖啡酸的回收率为
95.6%、102.5%和99.4%。此方法简单、快速,具有比较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和线性关系。
本实验的方法也可应用于测定植物中的其他有机酸成分。
关键词:绿原酸,咖啡酸,有机酸,非水毛细管电泳
1. 前言
山楂,又叫“ 山里红”、“胭脂果”,它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山楂含多种维生素、绿原酸、咖啡酸、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齐菊果酸等,还含有
黄酮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由于山楂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
酸,味酸甘,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强酶的作用,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
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中医认为,
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痞满、疝气血淤闭经
等症。山楂中含有萜类及黄酮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
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1-3]。
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 化学名称为3 - 咖啡酰奎尼酸,分子式为C H O 。绿原酸
16 18 9
具有抗菌、消炎、解毒、利胆、降压和升高白细胞及显著增加胃肠蠕动和促进胃液分泌等药
理作用,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急性咽喉炎症
和皮肤病有明显疗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及放化疗时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症,对月经过多,子宫功能性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4] 。咖啡酸 (caffeic acid) 分子式
C H O ,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5-7]。
9 8 4
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已经用于测定山楂中的成分[24-36][8-20]。虽然液相色谱是一项
成熟的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已经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纯化和制备,但仍存在分析
时间较长、消耗样品和溶剂多、柱子易污染等缺点。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分析技术,具有分析
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小和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体系的分
离分析。分离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苷类、有机酸、香豆素、木脂类、醌类[21-23]。
CE 的分离通常是在水溶液中完成的,这限制了分析物的使用范围。为拓宽毛细管电泳的分
析范围,可在分离介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等来加以调节,但仍要求被分析物在水中具有足够
的溶解度。对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的被分析物,通常在毛细管壁上的吸附也非常明显,且
- 1 -
用来调整分离条件的实验参数有一定的局限性。
直到 1994 年,Sahota 和Khaledi[24]报道了用甲醇和N- 甲基甲酰胺作分离介质,对比
研究了非水与水毛细管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