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林周地N--叠统旁多群地层层序,V-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与研究.pdfVIP

拉萨林周地N--叠统旁多群地层层序,V-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与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 质 学 报 ACTAGE0LoGcA sNcA Vo1.79No.4 Aug. 2005 拉萨林周地N-V--叠统旁多群地层层序 、 岩石学特征及其成 因的研究 纪占胜¨,姚建新¨,武桂春¨,詹立培¨,蒋忠惕 ,傅渊慧。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资料 中心,河北燕郊 ,065201 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内容提要:西藏拉萨林周地区的下二叠统旁多群的地层层序 以前并不十分清楚,其中 “杂砾岩”的成因也争议 很大。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在林周旁多地区新发现了其中部的含有坠石的纹层状粘土岩,并建立了旁 多群中部和上部的地层序列。旁多群中部以陆源碎屑少、悬浮泥质为主的欠补偿深水盆地相沉积为特征,而上部以 陆源碎屑丰富的滨、浅海相沉积为特征。旁多群 自下而上反映了两期岩浆构造事件:第一期发生在该群中部沉积之 初 ,伴随着基性玄武岩的喷发,该群 中部沉积时,盆地进入裂谷鼎盛时期,随后进入 以旁多群上部为代表的裂谷充 填阶段;第二期构造事件可能发生在旁多群和乌鲁龙组沉积之交,乌鲁龙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长石碎屑、火山岩 岩屑和凝灰质沉积岩,指示这期岩浆构造活动的存在。旁多群中的坠石沉积指示旁多群的形成背景是裂谷构造环 境下的冰海相。旁多群中的杂砾岩按照成因可以划分为:具有正粒序结构的杂砾岩,为重力流沉积岩,反映侧 向水 流的搬运 ;不具有正粒序结构的厚层块状、含有坠石沉积 的杂砾岩 ,为水下冰碛岩 ,反映冰川、冰筏作用存在 ,指示 大陆上有冰川作用。这种分类和命名有助于石炭一二叠纪冰川发育过程和旋回性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冰海相地层 的划分和对 比的可靠性和精度 。 关键词 :下二叠统 ;旁多群 ;冰海相沉积 ;杂砾岩 ;含砾板岩 ;裂谷环境 ;拉萨林周 林周县旁多区位于拉萨北部 (图 1),在大地构 旁 多 群 含 有 早 二 叠 世 萨 克 马 尔 期 造上属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构造带 中段 ,构造单元 (Sakmarian)一阿丁斯克期 (Artinskian)的旁多长身 又被称为 “中央过渡陆块 ”(尹集祥 ,1997)、中间大陆 贝(Bandoproductus)动物群,是拉萨地块 中段 的冈 区、基墨里大陆或互换构造域 (黄汲清等 ,1987)。在 瓦纳相二叠系的典型代表之一 。但 由于旁多群厚度 古生物地理 区系上 ,位于冈瓦纳相 区与特提斯相区 巨大、岩性较为单调 、生物化石不丰富 ,构造复杂,因 的南方过渡带 。该区的二叠系及其古生物的研究对 此对它的研究远远不及西藏的其他地区(梁定益等 , 南 、北大陆 的二叠纪划分对 比、生物群的更替和古生 1982;盛怀斌 ,1989)。地层序列和详细的地层学描述 物地理 区系、南北大陆的关系、冈瓦纳冰川发育和古 是一个需要加强 的薄弱环节 。笔者等先后于 2001至 气候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2003年对拉萨北部林周县旁多地区的旁多群进行 旁多地 区以其出露一套下二叠统杂砾岩 、含砾 了详细地观察和研究 ,特别是 2003年,测量多条剖 板岩而闻名于世 ,这套地层由李璞 (1955)命名为旁 面 ,采集和鉴定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和古生物标本 ,所 多群 以后 ,吸 引 了众 多研 究者 的注 意,金玉矸等 测剖面 80 以上分层均有薄片鉴定资料和照片资 (1981)、陈楚震等 (1984)、王乃文 (1984)、陈南生 料。本次所测制 的几条剖面都位于当雄~旁多的公 (1987)、Leeder等 (1988)、尹集祥 (1997)、JinXiaochi 路两侧 ,地层 出露连续 ,地层产状较为一致 ,岩石特 (2000)、梁定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xym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