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慧之美” 卞之琳诗歌的“智性化” 特征.doc
文库下载 免费文档下载
HYPERLINK / /
本文档下载自 HYPERLINK / 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
HYPERLINK /doc/ca75e5956bec0975f465e23d.html /doc/ca75e5956bec0975f465e23d.html
_智慧之美_卞之琳诗歌的_智性化_特征
卞之琳 诗歌艺术
第24卷第3期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Vol.24No13
()2004年5月 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May.2004
“智慧之美”:卞之琳诗歌的“智性化”特征
张洁宇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2)
摘要:卞之琳诗歌中的“智慧之美”,是其自觉追求诗歌“智性化”的体现。从20世纪20年代
穆木天提出“诗要有大的哲学”,到20世纪40年代袁可嘉等人提出“现实?玄学?象征”的结合,中国现代诗人一直尝试将诗歌艺术审美与个人哲思结合起来,卞之琳是这个探索过程中极为重要且影响巨大的一环。思辨的特色贯穿了卞之琳一生的诗歌创作并成为其独具价值的艺术风格。他的思辨以“相对”观念为中心,其诗中“距离”、“对照”和“变易”三大主题都围绕“相对”观念展开。诗人在艺术上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非个人”化“、客观对应物”等手法,从最细微琐碎的事物里发现诗和哲理,将抽象的哲思变为具体意象,造成独特的艺术效果。他是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艺术高峰,其在哲学与现实、,以及在隽永与亲切间把握平衡的方面,取得了无人企及的高超成就。
关键词:卞之琳;智性化;相对;智慧之美中图分类号:I207125 文献标识码:A -(0051-07 现代主义大师艾略特曾经说过,“心得”吧“道”,吧“知”,吧“悟”,吧,
思辨诗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或者,恕我杜撰一个名目,“beautyofintelli2
[3]
gence”。考,在我看来“,beautyofintelligence”的最准确的译法应,
为“智慧之美”。这种“智慧”,既包含着“理智”、“一个思想……,“才智”、“理性”、“智力”等层面,同时又应高于它的情感”。他们能够歌,而不是仅仅采用诗歌的方式来思考这些东西”。们之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依卞之琳本人的解释“,intelligence”既包含理他们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即“能够把思想转化成:///doc/ca75e5956bec0975f465e23d.htmlar
[1]
性的“知”,也包含感性的“悟”;同时,它既是客观的为感觉,把看法转变成为心情的能力”。如果以
这一分类标准来衡量中国现代诗人的话,我认为,“道”,也有主观的“心得”。因此可以说,卞之琳的卞之琳则是其中当之无愧的“思辨诗人”,而且是最诗歌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哲思与诗美的完美结杰出者之一。合,而这种结合,又正是通过诗人的“智慧”感受并
曾有研究者提出,卞之琳是一位“智力诗传达出来的。[2](P228)人”。在我看来,这个称谓不无片面。因为,卞之琳的思辨并不像废名的哲学那样带有鲜严格地说,卞之琳并非“智力”超人,而且他从未在明的宗教深玄意味,同时,它也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创作中故意卖弄过“智力”,也未尝与读者做过文字古代文人的“理趣”和“悟道”。卞之琳的思辨带有的“智力游戏”。虽然他的不少作品被人形容为“晦一种科学化、理性化的“分析”特征,它不表现为深涩”的“迷宫”,但那都并非出于“智力”的原因,而是奥的哲学,而以“智性”的面目出现在诗歌作品中。其内容的思辨性和结构的张力构成的。很多研究者已注意到,卞之琳自己就是他诗中
因此,与其称卞之琳为“智力诗人”,不如称他所刻画的“在荒街上沉思”的人,而且“这个沉思者
(或)的形象贯穿了他早期的诗为“思辨诗人”更为确切。他的思辨当中固然包含“多思者”“、玄思者”
[4](P108)
着智力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篇,成为一种特色”。我想,这一特色的形成理与智慧。换句话说,卞之琳是在“感受思想”,并首先就源于诗人对思辨的偏爱。事实上,“沉思”将之转化为诗歌的“感觉”和“心情”。如要从他本不仅是卞之琳早期诗作的特色,它还隐约贯穿在其人的理论和创作总结中寻找对应的称谓,最合适的一生的创作之中。可以说,他的《慰劳信集》及解放大概就是他在《关于〈鱼目集〉》中所说的那句话:后的诗作,之所以没有像其他诗人的同时期作品那
收稿日期:2004-03-20
作者简介:张洁宇(1972-),女,江西南昌人,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新诗和北京/doc/ca75e5956bec0975f465e23d.html文化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 Divided-time Forecasting Model of Wind Speed in Wind Farm Based on Improved Spatial Correlation an.doc
- CLINSIM 临床牙科教学培训系统结合PBL 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七年制临床生产实习中的应用与研究.doc
- Heterocypris saline 对养殖废水COD 净化效果研究.doc
- INTERNET 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doc
- On the Regional Gap of the Japanese Local Telecommunications.doc
- SDA 法脱硫技术在泰钢180m 2 烧结机的应用实践.doc
- Seminar 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硕士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doc
- Take what you see——RDA 转录原则分析.doc
- The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Xiamen community library's construction.doc
- VCTDSA 联合CT 灌注成像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评价.doc
最近下载
- DB34_T4316-2022_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3 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讲精练选择性必修二4.1 数列的概念(精练)(解析版).pdf VIP
- 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相关知识.pptx VIP
- 《尝试教学法》-公开课件.ppt VIP
- 石油化工行业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说明(2019)版.docx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3 单元测试卷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序列表.doc VIP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2020整理).pdf VIP
- 保洁服务管理人员安排、架构,管理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