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大钊对中国历史人物评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本文档下载自HYPERLINK 360文档中心,更多免费文档请访问网址  HYPERLINK /doc/info-d99d27d9ce2f0066f53322a5.html /doc/info-d99d27d9ce2f0066f53322a5.html 论李大钊对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 第8卷第2期 2008年6月 JournalofJiangsu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SociaIScienceEdition) V01.8No.2 Jun.2008 文章编号:1673—0453(2008)02一0015一06 论李大钊对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 张同乐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在李大钊的大量文章中,对众多中国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李大钊认为,历史上的荚雄是由时 势造就的;伟大人物也是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才干。他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分阶段评价一个人 的漫长一生,并把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历史过程之中。李大钊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 他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认为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和变迁全为人力所造。决不是几个伟人。李大钊 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功过是非、褒贬抑扬依据于客观历史事实。李大钊评 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值得史学工作者学习和发扬。关键词:李大钊;中国历史人物;评价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 在李大钊的大量文章中,对许多历史人物进 行了评价。本文试以《李大钊全集》和《李大钊文 忆天问军中》(1913年8月)、《吊圆明园故址>-- 首(1913年秋),都是爱国诗篇。1913年,李大钊 在送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同窗好友筱舫、寿 集》为研究对象,通过版本细读,探讨李大钊对中 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山去阿尔泰押送军火,临别时赋诗一首,仍感“前意未尽更赋一律”。诗中写道:“策马玉门关,不为儿女颜。悲歌辞易水,壮志出天山。”[11??大钊对反抗强暴的侠客义士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以战国末年易水河畔燕国志士杀身成仁的壮举,作为同学间互相勉励的精神支柱。时时鞭策同志,反对强暴,扶危济贫,舍生取义,以利天下。 “战国之际,任侠成风。秦暴而荆卿献匕,韩亡而子房椎车。流血五步,壮快千秋,斯以知其时群德之昌也。三韩既并,重根一愤而断藤,载明一愤而刺李,斯以知韩社虽屋,其群德尚未衰也。晚清之季,吾族男儿,慨中原之陆沈,愤虏廷之误国,相率乞灵于铁血者,则有吴樾之炸五使,徐伯荪之殪恩铭,燕都桥下,精卫飞来,良弼门前,彭公尽 节。一瞑不顾,视死如归,群德将有复活之机,遂 一、李大钊褒扬的历史人物 李大钊在众多文章中对中国古代、近代侠客 义士,特别是民族英雄给予很高的评价;对历史上 那些有远大抱负而难以施展的仁人志士十分崇 敬。1907年,李大钊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目睹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1908年,李大钊作《登楼杂感(戊申)》诗两首,均注明“筑声 剑影楼剩稿”。“筑声剑影楼”是李大钊在天津北 洋法政专门学校时自用的斋名。筑声,出于战国时代燕国义士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的故事。李大钊将自己读书写作的小楼命名为“筑声剑影楼”,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崇尚侠义、立志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强烈愿望。除此两首诗外,现见到的《哭蒋卫平》二首(1911年)也出自“筑声剑影楼剩稿”。另有“筑声剑影楼诗”:《咏玉泉》(1913年 秋)、《有感》(1913年秋)、《南天动乱,适将去国, 以开民国方兴之运。”[2”2李大钊对舍生取义的反清志士,给予很高的评价。 1915年李大钊在《警告全国父老书》中指出:“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倏忽,而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草履,歌哭空山, 收稿日期:2008—02—26 作者简介:张同乐(1957--),男,河北赵县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 万方数据 16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乱礁穷岛,相望饮泣,亦欲抱残经于学绝之交,存正朔于危难之际,虽至势穷力尽,卒无变志灰心,杀身成仁,刎颈殉国,流离转徙,客死天涯。宋之文山、叠山,明之苍水、舜水,垂于史册,炳如Et星。矧今之世,允非昔比,国社为墟,种族随殄,亡国新法。惨无人理。君子有猿鹤之哀,小人罹虫沙之劫。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犹太遗民,梦怀故国,文豪富贾,屡出其热烈之文章,宝贵之黄金,以求一地,聚族而居,累世远谋,卒无所成。韩社既屋,安重根以哈宾之弹,当博浪之椎,虽此一滴刚正之血,未尝不足以点缀其黯淡无光之亡国痛史。然而枯藤可断,十三道之江山不可复保矣。’Y[31332 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