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杂剧科诨艺术技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元杂剧科诨的艺术技巧 李元峰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元代是我国古典戏剧的成熟时期。元杂剧以其现实主义的内容和独特而完善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戏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元代剧作家以其独到的眼光,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细致观察并加以发挥,运用于戏剧创作中,使元杂剧亦庄亦谐,产生寓教于乐的社会功用。在元杂剧的艺术表现体系中,插科打诨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最为剧作家广泛使用,也最为观众所喜闻乐道。 关键词:元杂剧;科;诨 中图分类号:I239 文献标志码:A 科诨,泛指戏剧中各种戏剧性穿插。“科”是“科泛”的简称,本来是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或其它方面的舞台提示,与传奇剧本中的“介”相同;“诨”是指戏剧中滑稽性的语言,源于宋金杂剧院本中的“打诨”。科诨由演员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诸多因素构成,穿插于演出过程中,称“插科”或“打诨”,合称“插科打诨”。科诨的主要特点是滑稽调笑,是戏剧艺术中的重要表演手段。使用科诨能使戏剧产生悲中有喜、喜中有闹的艺术效果。王骥德《曲律》称好的科诨能“博人哄堂”,有“眼目性”[1]P141的作用,李渔称之为“看戏人之参汤”[2]P61,都给予科诨以很高的评价。充分研究科诨艺术是全面、系统地把握元杂剧必不可省的一项工作。本文对科诨在元杂剧中的具体使用手法做些探讨,意在对这一工作予以补充。 一、诨语的运用 元杂剧的“诨”主要是通过语言内容和语言技巧造成滑稽的效果。为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剧作家运用了夸张、谐语、韵语等诸多修辞方法进行元杂剧创作。 (一)夸张 语言内容滑稽的主要特征是运用“夸张”这一手法,在内容的不合理性中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西厢记》里张生对莺莺一见倾心,见红娘后主动一口气作了超乎常情的自我介绍:“(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红云)谁问你来?”[3]P165张生的“自报家门”是对书呆子痴情的夸张,因不合时宜被红娘打断,有很强的喜剧效果。 郑廷玉的《看钱奴》是我国最有影响的讽刺喜剧之一,运用夸张手法,将这个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三折中贾仁临死前的嘱托: (贾仁云)我那一日想烧鸭儿吃。我走到街上,那一店里正烧鸭子,油绿绿的。我推买那鸭子,着实的挝了一把,恰好五个指头挝的全全的。我来到家,我说盛饭来我吃,一碗饭我顺了一个指头,四碗饭顺了四个指头。我一会磕睡上来,就在这板凳上,不想睡着了,被狗食了我这一个指头,我着了一口气,就成了这病。……(贾仁云)我的儿,不要买,杉木价高。我左右是死的人,晓得甚么杉木柳木。我后门头不有那一个喂马槽,尽好发送了!……(贾仁云)哦,槽可短,要我这身子短,可也容易。拿斧子来把我这身子拦腰剁作两段折叠着,可不装下也!我儿也,我嘱咐你,那时节不要咱家的斧子,借别人家的斧子剁。[4]P1598-1599 悭吝的贾仁因为狗舔了他一个油渌渌的指头,一气而得病。临终嘱咐儿子用喂马槽葬他,又特别叮嘱不要用自家的斧子。这段夸张的语言嘲弄了贾仁爱财而不要命的守财奴个性。 《救风尘》里周舍娶回宋引章后,百般打骂,却还振振有词: (周舍云)则见那轿子一晃一晃的,……我揭起轿帘一看,则见他精赤条条的在里面打筋斗。来到家中,我说:“你套一床被我盖。”我到房里,只见被子倒高似床,我便叫:“那妇人在那里?”则听的被子里答应道:“周舍,我在被子里面哩!”我道:“在被子里面做甚么?”他道:“我套绵子,把我翻在里头了。”我拿起棍来,恰待要打,他道:“周舍,打我不打紧,休打了隔壁王婆婆。”我道:“好也,把邻居都翻在被里面。”[4]P197 周舍是一个泼皮无赖,他说宋引章在轿里“精赤条条打筋斗”,套被子把自己套了进去,还把邻居也套了进去,不仅违反生活常规,而且成了完全失实的谎言。谎言有时可以骗人,但如果以任何人都能识破的、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情做为谎言,那便只能让观众感到骗人者的愚蠢了。夸张的语言暴露了周舍那泼皮无赖的特性,使人感到他是多么愚蠢无知。 再如《飞刀对箭》中的张士贵本事全无,在阵仗上还自鸣得意: (净扮张士贵云)两个不曾交过马,把我左臂厢砍了一大片。着我慌忙下的马,荷包里取出针和线。我使双线缝个住,上的马去又征战。……我两个不曾交过马,把我连人带马劈两半。着我慌忙跳下马,我荷包里又取出针和线。着我双线缝个住,上的马去又征战。那里战到数十合,把我浑身上下都缝遍。[3]P871 张士贵这样的低级无能军官,头脑中一点智慧全无,身体也就如同行尸走肉了。元代人民被这样的官僚迫害得苦不堪言,对他们的憎恶之情溢于言表。剧作家运用夸张,把他和物一样对待,也就合情合理,深入人心。人体可以像物一样地缝来缝去,缝好还可再去厮杀,这种违反人体生理、不符合现实的语言,让观众在笑声中得到情感宣泄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