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物态的变化
知识点分析
【典型例题】
例1. 请你解释一下俗语“下雪不冷,化雪冷”。
解析: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雪的形成是凝华过程,此过程放热,而化雪是熔化过程,此过程吸热。
正确答案:下雪时,水蒸气不断向空气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因此下雪不冷,化雪时,雪从空气中吸收热量熔化成雪水,因此化雪冷。
考点分析:考查熔化和凝华的特点
例2. 现在给你一杯很烫的开水和一只空杯子,你能尽快将水冷却下来吗?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析: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经常来完成:只需反复在两个杯子中倒水就可以迅速将水冷却。将水来回倒时,扩大了水的表面积,并且使水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对变快,这些都可以加快水蒸发速度,使蒸发带走更多热量,使水尽快凉下来。
正确答案:只要将水在两个杯子中来回倒就可以了。水来回倒可以加快水的蒸发,使蒸发带走更多的热量,使水尽快凉下来。
考点分析:对影响蒸发的因素方面进行考查的。
例3. 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股“白烟”,对此有两种说法:(1)“白烟”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2)“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你赞成哪种说法?
解析:为了在喝啤酒时让其中的麦液能起泡沫,需用加压的方法把CO2气体液化而溶入其中。CO2在常温下是以气体形态存在的,开启啤酒瓶盖时,CO2液体变成气体而喷出,因此CO2液体需吸收热。而瓶口有的那股“白烟”是液体形成的雾状,并不是气体。CO2液体吸收的这些热只可能是由空气提供,其中水蒸气会放出热后而液化成了小水珠,出现了“白烟”。
正确答案:赞成第二种说法。
考点分析:考查利用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例4.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为什么要用钨丝作灯丝?你能从下表中找到原因吗?
物质名称 金 铜 钢 铝 钨 铅 铁 熔点/℃ 1064 1083 1515 660 3410 328 1535 解析:人们用电饭锅烹饭或用手接触通电较长时间的灯时,都知道它们是热的。电灯就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光能的。而电灯丝只有用固体物质才既能保持灯丝原状,又便于运输,因此,作为发光体的灯丝就必须长时间承受高温,而不易因吸热后达到熔点熔化成液体。从上述表格中我们看到,钨丝的熔点是这些金属中熔点最高的一种,所以,爱迪生选用了钨丝作电灯丝的材料。
正确答案:爱迪生选用钨丝作为灯丝的原因是:钨丝的熔点最高不易熔化成液体而断开。
例5. 如图中所示,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是:( )
解析:温度计的常规使用方法是:(1)插入液体中,不触壁和底;(2)保留在液体中,不取出;(3)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根据上述判断出正确选择是:丁。
正确答案:丁。
考点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例6. 煮熟后滚烫的鸡蛋为了容易剥皮,需要把它放在冷水中浸一会儿。这是为什么?
解析:这道题需从不同物质热膨胀程度不同这一角度进行考虑。
正确答案:刚煮熟的鸡蛋很热,把它放入凉水中浸一会儿,由于蛋壳和蛋白的收缩程度不同,因此容易将皮剥下来。
例7. 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A. 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 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 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 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解析: 要看物体能不能燃烧就得先看具不具备燃烧的条件,得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温度得达到燃点,其二是得有燃烧需要的氧气。
正确答案: C
例8.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 先液化后蒸发 B. 先升华后蒸发 C. 先液化后升华 D. 先凝华后升华
解析: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再蒸发成气体的过程。
正确答案: A
例9. 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
如图所示,热管是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它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很快会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
解析:热管传热的关键在于吸收芯中充有易汽化的液体。需要注意的是易汽化的液体变成气体后,这种气体必然易液化。(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而吸收芯可以迅速将液化的液体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将液体再输送到热端。
正确答案:“热管”的一端受热时,热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受热汽化变成气体,蒸气沿内管运动到另一端(冷端)。而另一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蒸气就会因放热而液化,被冷凝的液体又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热端。如此循环,热管的热量就不断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填空题
1. 温度是用来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2课 秋天的怀念(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3课 羚羊木雕(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4课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5课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6课 我的老师(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9课 王几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1课 春(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4课 秋天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doc
-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