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法则应用的心得体会——逍遥散治验3例.pdf

异病同治法则应用的心得体会——逍遥散治验3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异病同治法则应用的心得体会——逍遥散治验3例.pdf

2010年第 3期 47 异病同治法则应用的心得体会 — — 逍遥散 治验 3例 屈 弘 ’ 关键词:异病同治;逍遥散 中圈分类号:POA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oo5-0979(201o)03-0047一o3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法则 ,在临 食正常,大便通畅,按原方继服 18剂后 ,诸症消失。钡餐透 床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只要出现 视:食道、胃均未见异常,十二指肠球部充盈 良好,未见充盈 。 相同的病机,即可采取同一方法进行治疗。笔者运用异病同 缺损及变形 ,十二指肠各段均未见异常改变,各段蠕动均正 治之法则,在临床上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病机属肝郁气滞的 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疾病 ,疗效满意。 按语 :胃痛一证 ,除与脾 胃有关外 ,还和肝脏的关系最为 中医辨证疾病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在疾病 的发展变化 密切。有因肝寒犯 胃而致 胃痛者,有因肝 胃虚寒而致胃痛 过程中,只要出现相同的病机,郎可采用同一方法进行治疗, 者,有因肝郁化火,火热扰 胃而致 胃痛者,等等。故 《内经》 这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法则。此法则在历代医籍和临床 云:“土得木而达”。 《血证论》也说 :“木之性主于疏泄。食 实践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且本病例从 逍遥散是一个和解剂,是调和肝脾的要方,本方 由经方 症状表现来看 ,痛而胀闷,喜叹息,痛和情志不畅有关,此乃 中的当归芍药散和四逆散演变而来,该方 由柴胡、当归、白 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犯脾胃而作痛,胁为肝之分野,而气多 芍、白术、茯苓、薄荷、煨生姜、炙甘草8味药组成。笔者认为 走窜游移,故疼痛攻撑连胁。因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故而 本方不仅用于肝脾不和之症,凡属于肝郁气滞导致的气机不 饮食后胀痛更甚,气滞则肠道传异失常,故大便不畅。又因 利的疾病通过加减,在临床中也可应用,正如明 ·赵献可在 气机郁滞,暖气及排气后气机暂得疏通,故而胀痛稍有减轻。 《医贯》中说:“预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一方者何? 气机不利,肝 胃气逆则暖气。情志不畅 日久不解,肝失柔顺 逍遥散是也”。 舒畅之性,故烦躁、易怒。病在里属肝主痛,故见脉沉弦。方 故笔者遵从异病同治的法则用遣遥散在临床上治疗消 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解郁,方中柴胡肝解郁、调畅气机,当 化、心血管、神经各系统的疾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 归、白芍养血以柔肝,自术、茯苓健运脾 胃使之运化有权,香 总结如下: 附助柴胡疏肝解郁,元胡、木香、佛手理气止痛 ,鸡内金、谷芽 1 治验举隅 运脾消食,炙甘草补中理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肝气得 1.1 胃痛刘某,女,50岁,2005年9月12日初诊。患者 自 疏,脾运得健,胃痛 自止。 述胃痛有 16年之久,经常反复发作,近几天来病情逐渐加 1.2 失眠:王某,女 ,48岁,2006年 10月2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