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4卷 第3期 氯 碱 工 业 Vo1.44,No.3
2008年 3月 Chlor—-AlkaliIndustry Mar.,2008
【综 述】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 续完
张英民 ,郎需霞,邵冰然,丁晓玲
青岛海晶4~r-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42
[关键词]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离子膜;盐水精制;电解;氯气干燥;蒸发
[摘 要]对 目前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装置的相关工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中图分类号]TQ1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33X 2008 03—0001—08
A renew on theworldwideproductiontechnologyof
ion—exchangemembranecausticsoda Part2
ZHANG 一min,LANGXu—xia,SHAOBing—ran,DINGXiao—ling
QingdaoHaijingChemicalIndustryGroupCo.,Ltd.,Qingdao266402,China
Keywords:ion—exchangemembrnaecausticsoda;productiontechnology;ion—exchangememb rane;
brinerefinement;electrolysis;dryingofchlorinegag;evaporation
Abstract:Thepresentworldwideproductionprocessesrelated totheproductionfacilitiesofion—-ex-·
changemembranecausticsodaraeelaboratedsystematically.
2 二次盐水精制 IMO1、IMO2等牌号的树脂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
●
2.1 工 艺 的水平。
二次盐水精制采用螯合树脂塔进行吸附,该技 螯合树脂型号较多,其主要成分螯合基团分为
术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变化,系统以2塔或3塔串联 两种;即亚胺基二乙酸型和胺基磷酸型。这两种螯
运行,1塔再生。2塔工艺要求一次盐水中的ca¨、 合树脂的主要物化性能指标见表 1。
Mg¨含量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安全考虑, 表 1 螯合树脂的主要物化性能指标
选择了3塔工艺,也有的企业根据盐水的质量情况
及产能情况,采用更多塔的串联。生产装置有北化
机、日本链水、日本旭化成、意大利迪诺拉等公司生
产的装置。典型的3塔工艺见图8。
2.2 树脂种类
国外的树脂有胺基磷酸型的DuoliteES一467
法国 、太阳珠SC一401 日本 以及亚胺基二乙酸
型的CR—l1 日本三菱化学 、美国罗门哈斯 IRC一
718、AmberliteIRC一743、德国拜尔TP一208、英国漂 从对不同树脂的对比分析中不难发现,除,IP一
莱特s一940等。目前国产螯合树脂的型号也较多, 260型树脂的ca 吸附容量较高外,其他树脂的性
南开大学的I 412,上海树脂厂的D751,上海华申树 能指标均比较接近。目前国内企业所用的树脂,不
脂有限公司的IMO3,淄博东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 管是国产的还是进 口的,只要工艺条件控制得较好,
TP260和 TP208,苏青集团江阴市有机化工厂的 都能满足生产需要。
[作者简介]张英民 1964一 ,男,高级工程师,现任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收稿 日期]2007—09—10
[编 者 注]本文作者之一张英民为 《氯碱工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