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pdf

西部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部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pdf

农巫经济201418 西部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安宝洋 摘要:发展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农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 特别是西部农业发展仍然主要停留在石化农业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污染严重,低碳农业不仅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方向,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诸多难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西部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由于传统能源的消耗使用造成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节能 一步使农民只能维持粗放式的传统农业生产,从而使我国农 减排、开创低碳经济模式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低碳农业 业发展陷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中。 作为应对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战略之举,是转变农业增长 (二)农业污染严重 模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可 给环境带来极大污染的石化农业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 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要模式。基于农业基本设施建设的现状,农民增加收入、 一、西部地区发展低碳农业问题的提出 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努力就只能寄希望于提高耕地自身的产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特别是西部省份 出,所以当前我国农业的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度逐年提高。化 中,新农村经济建设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农村经济基础 肥的使用,其初衷是为了使粮食作物增产,而且也在一开始 薄弱、农业污染严重是当前制约我国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 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以西安为例,根据中科院西安土壤研究 因素。 所的研究,1949一1998年每年的粮食和氮肥年用量的线性相 (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关系数达到Og即。【ll但是,在粮食取得高产的同时,我国氮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仍是我国广大农村农业建设的主要 肥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2009年,中国氮肥施用量将近 方式。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仍主要是“靠天吃饭”,对于 土壤肥力、水源和气候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农业的发展受 5108万吨,氮肥过剩近1000万吨”。随着对化肥产品的过分 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西部、西南部 依赖和粗放式使用,过剩的化肥被不断的直接释放到环境 交替连续出现大规模的水旱灾害,对这种传统模式的农业生 中,“中国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中国每年因不合理 产影响巨大。而且,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中强调城市化进 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川之外,直接经济损失 程,农村耕地被大量占用,造成农村土地大量流失,特别是 约300亿元。”2㈠‘我国单位面积耕地农药施用量从1990年的 城郊地区农业受到严重影响,这就使我国农业产出与农村人 口庞大的这对矛盾更加尖锐。进而迫使大量农民被迫进入城 药平均施用量仅为?kg/t-皿2。”咖西部地区施肥技术相对更为 市,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使农业生产的自发 落后,施肥比例失调。化肥利用效率更低,导致西部省份化 投入大量减少,农村出现耕地荒芜,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年久 肥污染程度更高。西北地区N肥、P肥占施肥总量的73%, 失修等严重影响传统农业发展的问题。再有,特别是对于水 比全国高3%,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化肥有效利用率低, 利设施来说,近年来,水利投资往往更偏重于投向大江大河 这又造成了西部环境的二次污染更重。滇池地区、渭河流域 的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农村基本水利工程重视程度 和长江三峡库区已成为西部农业面源污染的典型地区。 不够。很多地方的农川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备,不少 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的这种石化农业,虽然能够促 设备早己老化,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农川水利建设陷入无人 使农作物的大量增产,但是无舁于饮鸩止渴,其带来了无穷 过问的尴尬境地。而且,农村税费取消后,“两工”也随之成 的危害。首先,化肥和农药给土壤、大气、地下水造成了严 为历史,原本主要依靠农民筹资投劳开展的自发的农川水利 重的污染,而且会形成严重的酸雨,又给农作物造成二次损 建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