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换新闻传播视角提升农业报道品质--浅谈转型期农业新闻报道探索与创新.pdf
业务研究
NEWS RESEARCH
转换新闻传播视角 提升农业报道品质
——浅谈转型期农业新闻报道探索与创新
□ 刘泽莹
【摘 要】
目前,农业新闻报道存在着都市化滥觞和僵硬化模式,报道品质亟待提升。如何创新?本文从感性
和理性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不可欠缺的忧患意识提出,应该分别从市民和农民角度来看农业新闻与城乡生活的关
系,要让农民重燃农业即事业、农业是市场的观念;基于不可或缺的服务意识提出,农业新闻报道要服务受众,服
务城乡,服务农业科技转化。
【关键词】
农业报道;传播视角;创新;三农问题
在“乡村中国”迈向“城市中国” 蓬勃发展的都市类媒体和后续发力的互 这样一篇误导性极强的新闻报道,
的进程中,有关“三农”问题的新闻报道 联网媒体,始终把公众的关注度作为生 引发全国公众的普遍恐慌,也直接导致
始终存在一定问题。每年中央“一号文 存和发展之道,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作 以盛产香蕉著称的海南香蕉产业,价
件”长期锁定在农业方面,无论是涉及 为大众的“消费者”的“眼球”和“利 格一度跌破每公斤0.24-0.30元的成本
农业的专业类媒体,还是市场化、市民 益”在报道中并存。新闻从业者似乎本 价。4月7日,国家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
化的大众生活类媒体,对于农业新闻报 能地站在“眼球”和“利益”一边。农 布消息,声明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
道表现出创新不足,或是对于“三农” 业始终为公众提供着以“食”为主的基 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澄清“海南香蕉
关注程度不均,致使农业新闻报道的品 本生活材料,但是,大量草率的、不实 致癌”的传言。当晚,中央电视台“焦
质得不到应有的提升,无法以鲜活的面 的,甚至虚假的、伪造的新闻报道却在 点访谈”栏目就“蕉癌”风波作了调查
孔,春风化雨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 以另外的方式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分析,此后,《新闻调查》以“蕉癌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民工进 1.“香蕉致癌”报道 痛”为题又作了深度报道。
城,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的缺失日 2007年3月13日,广州某报在头版 2.“生蛆柑橘”报道
益加剧,“小农思想”和“农本意识” 以大幅照片、大标题的方式报道“广州 2008年10月4日,四川某报以“广
互为褒贬的多元思维之下,农业科技报 香蕉‘染癌’濒临灭绝”,在其A2、 元暴发大实蝇疫情 万吨柑橘长蛆被深
道的关注度,客观上来说似乎并不高。 A3版,以跨版方式推出报道“‘巴拿马 埋”为题报道了广元旺苍县嘉川镇鸡鸣
事实上,“农业中国”长期存在,老话 病’蔓延 广州三成香蕉遭毁”(大标 山上的柑橘园发生的柑橘生蛆,损失惨
说,“手有余粮,心里不慌”,无论是 题),副标题称“这种致命的‘香蕉癌 重最多一户“埋掉”32万元柑橘的“惨
基于理性还是基于情感,或者是基于时 症’正在快速扩大感染面积,广州人几 状”,在此报道中,记者援引了“嘉川
代发展的需要、城市人群的需要,农业 年后或许吃不到本地香蕉”。 镇农业服务站站长”的解释:“白白的
新闻报道,特别是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 该报道中,充斥着“蕉癌”“灭 蛆虫学名叫大实蝇,俗称柑蛆。”“柑
创新都尤为重要。 绝”“致命”“枯亡”“病毒蔓延” 蛆作为一种寄生虫在果园生存并不奇
本文拟从转换新闻传播视角切入, “香蕉世界的SARS”等极尽夸张的词 怪,但像今年这样大面积暴发,产生灾
探索提升农业报道品质之道。 汇,可以想象这样的报道会导致公众怎 难性的后果实属罕见。”
一、现象篇 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