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1 1* 2 2 3 4 5 6 1 1
谢雁鸣 , 宇文亚 ,董福慧 ,孙树椿 ,王和鸣 ,刘庆思 ,华中健 ,马良宵 ,廖星 ,徐桂琴 ,支英
杰 1 1 1
, 牛潞芳 ,武常生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
2. 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 (100102),中国;
3.福建中医学院,(350108 ),中国;
4.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 (510405),中国;
5.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100013),中国;
6.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中国.
通讯作者: 宇文亚,Tel:86‐103404,E‐mail:yuwen_ya@163.com
介绍
范围和目的:本指南针对的患者群体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和原发性骨质疏松
症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无并发骨折者。制定本指南的目的是促进
专业医生规范进行以中医药为主要内容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高传统
医学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和减少不规范使用中医药情况发生。本指南供专业中医
师使用。
本指南编写依据:本指南编写组基于循证医学评价和专家共识法对 1949 年至2009
年 12 月的中文文献,1996 年至2009年 12 月的英文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查询检索和评价,
其中随机对照试验类文献质量采用 Cochrane 的简易法评价;Meta 分析类文献采用柳叶刀杂
志发表的 QUOROM 法评价,证据分级分为五级,建议分级分为四级。在每个建议之后的右
上角方括号中提供了证据强度和建议强度,通过这种方法,使用者可以了解到每个建议的证
据级别和建议强度。
中医药领域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1-10],包括病因病
机、辨证论治规律、中药有效治疗药物、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
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模式与方法上专家们基本达成了共识,逐步形成了针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的编写基于三个原则:
1.临床指南必须与临床密切相关,以便向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
2.在临床指南中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必须具有表明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重要性的明确
等级。
3.在临床指南中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也必须具有表明其证据强度的明确的等级,这些证
据强度支持了所提出的建议,反映了目前可利用的中医药最好的证据。
指南制定工作组:由中医老年病专业、中医骨伤专业、中医妇科专业、内分泌专业、临
床流行病学专业等人员组成。由高层专家指导委员会、同行资深专家委员会参与进行总体方
案的制定和技术指导;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一线医师、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
文献编辑等知识背景的人员撰写指南;由领域专家指导并由临床流行病学和中医学知识背景
的人员进行文献检索和评价,历经 3 年撰写成稿。
背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ICD-10 M81.0和M81.8)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
[11]
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所特有的多发病,在当今的疾病谱中排列
第五名[12]。全世界现有约2 亿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近一半发生在亚太地区。我国 50 岁以
上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 1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 8.8%及 30.8%。至
2020 年,中国骨质疏松症或骨密度低患者将达到 2.9 亿,而 2050 年,这一数字还将上升至
5.3 亿。为治疗伴随而至的髋部骨折,2020 年,全国医疗支出将达 850 亿元人民币。2050
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 1.8 万亿元人民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
年老、组织生理性衰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