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

2008年十大考古发现 (以时代为序) 6、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 时代:西周晚期、东周时期 发掘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张松林 简介:   娘娘寨遗址位于郑州市荥阳市豫龙镇寨杨村西北,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文物点复核调查时发现。遗址发掘面积15000平方米,最为重要的发现是西周晚期到东周时期的古城址一座。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铜器、玉器、骨器、蚌器、石器等。   娘娘寨城址由内城和外郭城两部分组成。内城平面近方形,城垣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90米,城壕宽48米,深12米。西周时期城垣夯筑方法为棍夯,东周时期修补城墙使用圜底平夯。城垣四面各设有一城门,分别与城内“十”字形主干交通道路相接。内城中部发现有8座两周时期的夯土基址,其中F2、F3、F4、F7、F8外围被一周夯土围墙围绕,组成一组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庞大的建筑群;东北部分布有较多的陶窑,为作坊区。   外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垣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50米,面积102万平方米。城壕宽20米,深6米。外城垣始建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对其进行加宽,战国末期废弃。   娘娘寨城址是新发现的西周晚期城址,为全国发现甚少的西周城址:增添了新的资料。是郑州地区乃至整个河南地区西周考古的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西周文化遗存几近空白的缺憾。发掘为西周时期城市布局、筑造方法、设防功能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同时对寻找两周之际发生的郑桓公东迁其民于虢、郐间提供了重大线索。 专家点评:   河南荥阳娘娘寨两周城址,经过多年发掘,特别是2008年的工作,已基本弄清楚了其范围、兴建过程和功能分区。根据对内、外城墙和大型建筑基址内解剖呈现的地层叠压打破关系以及出土遗物,已判明内城始建于西周晚期,外城始建于春秋,至战国均有增筑修补,是一处两周时期重要城邑。结合有关文献记载,有可能与西周晚期郑国东迁首居之处有关,是研究西周晚期郑国及郑与虢、桧等国关系材料的新发现。   7、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 时代:春秋时期 发掘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阚绪杭 简介:   墓葬位于蚌埠市淮河以北3公里的双墩村内。墓葬形制独特,遗迹现象复杂。   墓葬封土堆高9米,底径60米,未夯筑。封土和墓坑内的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土。封土堆底部墓口外的生土层之上有一层厚20-30厘米的百土垫层。   墓坑为大型圆形竖穴土坑,直径20.2米、深7.5米。墓坑2米下有生土二层台。正东向有14级阶梯式短墓道,长6.3米、宽3.2米。圆形墓底直径14米。在墓底形成十字型埋葬布局。在二层台以上的填土层中发现三层不同的由五色填土或“土偶”构成的遗迹现象。填土层中,沿墓坑一周有深色填土带围绕着中间“放射线形状”遗迹现象。叠压在“放射线形状”遗迹层下的填土层中,用填土构筑的“土丘”迹象,土丘沿墓坑一周构筑18个。同时在该填土层中放置1000多个泥质“土偶”。叠压在土丘与“土偶”层下,在二层台内缘上,用3~4层“土偶”垒砌成高34-40厘米左右墙体形状。   随葬品丰富,有大量的青铜器、彩绘陶器、石器、玉器、硬纹陶器以及海贝饰件、金箔饰件等400多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编钟正部、发现“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钟离)君柏作其行钟童麗之金”的铭文。在青铜簠内底发现“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钟离)君柏择其吉金作其食簠”铭文等。   在青铜器上发现“童麗君柏”等铭文证明,该墓葬的主人是一位名叫柏的钟离国君。钟离国是春秋时期淮河中游的方国,文献匮乏。此次发掘的出土器物组合与形制具有春秋时代特征。证明春秋时期淮河中游地区钟离古国存在的历史事实。 专家点评:   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由出土编钟铭文知道是见于先秦文献记载的东周钟离国一位名字叫“柏”的国君的墓葬,这是钟离国国君葬的首次发现。该墓的奇特之处在于,由黄、灰(青)、黑、红、白五色土颗粒混合堆筑的封土和墓室填土、圆形墓穴、封土下墓穴口外的白色垫土、墓穴上部填土中由深浅不同五色土构成的20条放射线状迹象、放射线遗迹层下沿墓穴周边堆置的土丘与土偶遗迹、墓穴二层台内缘堆筑的土偶墙、墓底呈“十”字形的埋葬布局等。这些奇特迹象在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墓葬中从未发现,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令人遐想,发人深思。     8、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 时代:春秋晚期 发掘单位:无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张敏 简介:   阖闾城遗址是1956年公布的江苏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无锡市和常州市交界处。遗址现存东城和西城两个小城,两城共一隔墙,两座小城的北墙已不存,南垣和隔墙皆保存较好。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最宽处约500米,原保护范围约0.5平方公里。   2007-2008年,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