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蜀与夏_从考古新发现看蜀与夏的关系.pdfVIP

ok蜀与夏_从考古新发现看蜀与夏的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k蜀与夏_从考古新发现看蜀与夏的关系.pdf

蜀 与 夏 ——从考古新发现看蜀与夏的关系 ○ 林 向 ③   蜀与夏同源, 有文献足征。晋常璩《华 “蜀、夏同出于颛顼的传说绝不是偶然的”。 阳国志·蜀志》载: “蜀之为国, 肇于人皇, 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 蜀与夏的确有同源关 与巴同囿。至黄帝, 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 系。现在, 笔者根据成都平原最新的考古发 ( ) 女, 生子高阳, 是为帝喾 应作颛顼 ; 封其 现与认识, 对蜀夏关系的地下证据作一点新 支庶于蜀, 世为侯伯。历夏、商、周, 武王 的探讨, 以求教于诸方家。 伐纣, 蜀与焉”。但是, 近代史家都有怀疑和 否定的。早在五十年代, 针对疑古史家的否 一、宝墩古城与“夏鲧作城郭” 定, 徐师中舒先生指出: “秦灭蜀前, 蜀的历 史, 现在保存于《华阳国志·蜀志》及《蜀 考古学上夏商时代的“三星堆文化”或 ① 王本纪》中, ……是历代相传的旧说” 。蒙 “古蜀文化”、“早期蜀文化”是从八十年代成 师文通先生也引西汉褚少孙说来指证常志之 都平原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城址与祭祀坑的发 说: “蜀王后代既是在元、成间还常朝献于汉, 掘后, 才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五十年代初 这说明是汉代所谓西南夷中的邑君。黄帝子 发掘的以东周船棺葬为代表的青铜文化, 沿 孙之说, 可能是这些邑君朝献时自己称述得 用了四十年代卫聚贤先生根据传世品——所 ② 来” 。近来李学勤先生根据《大戴礼记·帝 谓成都“白马寺铜器”而命名的“巴蜀文 ④ 系》所记的先秦传说进一步指出: “传说中的 化” 。夏商的“三星堆文化”比东周的“巴 世系显示, 蜀和虞、夏、楚有共同的先世。” 蜀文化”早, 故称“古蜀文化”。目前, 虽然 ① ( ) 徐中舒: 《巴蜀文化初论》1959 年 , 编入《论巴蜀文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② ( ) 蒙文通: 《巴蜀史的问题》1959 年 , 编入《巴蜀古史论述》,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③ 李学勤: 《〈帝系〉传说与蜀文化》, 《四川文物·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专辑》, 1992 年。 ④ 卫聚贤: 《巴蜀文化》, 《说文月刊》3 卷 4 期, 1941 年。 62 蜀与夏 各家对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看法有分歧, 但 雍、梁二州, 《诗经·大雅·韩奕》: “奕奕梁 三星堆遗址主要堆积有: 龙山——夏商之际 山, 维禹甸之”; 《尚书·禹贡》: “冀州既载, ——殷商——殷末周初等各时代的文化遗存 壶口治梁及岐”, 岐山在雍州无疑, 梁山一说 (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