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司法经验与智慧遗忘——当代中国法律解释学的研究境况之一.pdfVIP

对司法经验与智慧遗忘——当代中国法律解释学的研究境况之一.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卷第3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36,No.3 2009年5月 ofSichuanNormal SciencesEdition) Journal University(Social May。2009 对司法经验与智慧的遗忘 ——当代中国法律解释学研究的境况之一 陈金钊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当代中国法律解释学比较偏重于对西方理论的介绍性研究,而忽视对本国司法经验与智慧的研究。这 主要表现在对司法过程中所累积下来的案例缺乏系统的研究。我们没有看到:法律解释学不仅要关注法律解释及 其方法,更主要的是对已有的法律解释结果的反思。对判决的研究是法律解释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法律解释学;判决I判例;法律经验;法律智慧 中图分类号:D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315(2009)03—0005·10 近年来我国大陆法学界非常关注对判例与判例 要,这种需要源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1]。对判例的 法的研究,试图把引进判例法作为司法改革的一条 研究,不可能因为有一部分学者的呼吁就能见到成 路径,想通过对判决的研究建立判例指导制度,以引 效,因而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 导人们更好地理解、运用法律,在司法领域实现接近 价值。尽管在中国实施判例法有很多的困难,但在 正义的法治。很多大学的法学院增加了案例教学的 法科教学与法律人思维的养成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相继出 一判决中所蕴含的经验教切I是获取法律智慧 版了很多案例教学的教材,这说明很多法律学人已 的重要途径——法律解释学所忽视的领域 经意识到了案例或判例对于法学教育以及法治建设 我们对判例与判例法存在一些误解。很多人认 的意义。但必须承认,我们对判例或判例法的研究 为,判例法系国家的法官比法典法系的法官拥有更 还不是很充分,甚至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开 大的自由裁量权,而实际上判例法实施的是一种比 展研究①。我们不知道忽视对判例的研究究竟对法 制定法更细腻的法治。判例法留给法官的自由裁量 学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判例的研究是一个慢工细 空间远远小于制定法。从表面上看,制定法似乎给 活,急功近利者并不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有分量的 法官留下了很小的自由空间,然而法律人都很清楚, 成果也只能在法治进入平稳发展时期才能显示作 操两可之词的律师按照当事人的利益进行辩解,而 用。我们感觉到,立法工作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飞 掌握权力的法官则游刃有余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 速发展,也不能动辄就修改法律,法律需要稳定,应 判决。“判例法通常能够帮助法官从混乱的权威中 该在解释中完善,对法规正确的理解必须附随经典 走出自己的道路,在法律一般化的需求与充分尊重 判例。而这些经典判例除了由法官创造外,还需学 个案(尤其是手头个案)事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而 者们给予认真研究。“创造判例的工作是长期的需 制定法通常来说更加僵硬,不仅会产生一些我们的 收稿日期:2009一Ol一12 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法律方法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4DFX003, 作者简介:陈金钊(1963一),男,山东莘县人,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法学博士,法理学专业法律方法论方向 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主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