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古代书院研究【毕业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论文 (20 届) 舟山古代书院研究 专业:历史学 【摘要】:在中国古代教育历史中,书院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舟山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南宋开始创建,经过元、明两朝的发展,至清代进入鼎盛阶段。舟山的历史上,有着虹桥、翁洲、甬东、岱山、紫阳等书院。它是古代舟山民众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传承数千年中华文明起着重要作用。舟山书院的繁盛,培养了大批人才,繁荣学术文化,促进了教育的发达和文化的普及,成为学术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 The study of classical academy in Zhoushan Abstract: The classical academy is one of bright pearls with a long history, shinning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ancient education. It was established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entered into prosperity in Qing Dynast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There were many classical academies in zhoushan, such as Hongqiao Academy, Wenzhou Academy, Daishan Academy, Zhiyang Academy and so on. They were main places for ancient people to carry out education,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inheri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of more than thousands of years. The prosperity of classical academies in Zhoushan brought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the boom of academy and culture,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opularity, becoming a significant base of cultural research and popularity. Key words:Zhoushan, academy,study 中国历史上的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学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和学术研究机构,书院存在了一千多年,在古代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弥补了官学之不足、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舟山是文人之邦。唐宋以来,舟山重学之风大盛,文士迭出。舟山的历史上,有虹桥、翁洲、甬东、岱山、紫阳等其他书院。它们是古代舟山民众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传承数千年中华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一、宋元明清舟山书院的数量与分布: 虹桥书院,是舟山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宋绍定三年(1230年),参知政事余天锡始创虹桥书院(址在今定海区盐仓乡)。明朝《舟山志》载,“虹桥书院在城西七里,宋太师余天锡建。以延师教乡里之来者,今址尚遗山麓。”[1]但经多方询问,实地走访查证,虹桥书院遗址其实已毁弃。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曾经的虹桥书院早已沉封于厚土之中了。 翁洲书院,是当时格局较为完备的书院。宋嘉熙四年(1240年),参知政事应繇辞官归里,将城内昔日读书处改为翁洲书院。“在城北。宋理宗御书匾额,以赐参知政事应繇。未建而卒。元时其孙孙克绍先志,割产赡士,作先圣燕居祠及文公像,遂授翔孙山长,以主教事,今废”[2] 据《大德昌国州图志》载:“翁洲为昌国之别名,理宗书以宠,光其居弟。”[3] 宋理宗赐“翁洲”匾额予应繇,其为光耀故居,将匾额挂于往年读书处,并将屋舍改作书院,因名“翁洲书院”。 翁洲书院至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时,应翔孙(繇侄)扩建,聘何烨之为山长,仿朱熹白鹿洞书院规章办学,分文事、武备、经史、艺能、帖括等学科,阅读宋代理学周敦颐、程灏、朱熹等人著作、语录,重视学生修身养性,定期讲解经籍,作文吟诗。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毁于飓风。延祐七年(1320年)州同知干文传重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毁弃。 甬东书院,淳祐五年(1245年),即南宋理宗时,由邑人郑忠定在城内办甬东书院。元代废。 岱山书院,咸淳九年(1273年),士子魏榘等在岱山建岱山书院,“在昌国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