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语文教案:《直面苦难》(苏教版必修5).docVIP

2014年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语文教案:《直面苦难》(苏教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重点语句含义;积累生字词分析文章特点,了解各个层次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苦难态度探讨周国平的苦难观。同学们,在我的心中有许多英雄。比如说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高位截瘫却又笑对人生的桑兰;被病魔束缚住躯体,却充满科学睿智的霍金;我相信他们也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那么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把他们称之为英雄呢?(明确:战胜苦难的人。)那是不是世上所有的苦难我们都能战胜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周国平的散文《直面苦难》,来探讨一这个问题。 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著名诗人、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代表作品: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无论是花季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周国平在文章开头把苦难又称之为“悲剧”,并把它分为类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又何不同?其他同学从文章里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完成这一表格。 对待的心态 原 因 结 局 社会悲剧 精神优于恶势力 正义感支撑 历史的公正 含笑受难 英雄 自然悲剧 无法自慰 感到卑微 没有灵魂的敌手 没有上帝 孤立无助 众生 自然悲剧包括 自然灾害、生老病死 2、面对自然悲剧,既然我们战胜不了,注定失败,那么我们是否就只能坐以待毙,被它所击倒呢?作者要求我们该怎样做?阅读第三小节。 勇气(不具英雄色彩的)挺住 不倒下——→维护尊严 如何理解“人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明确:在对自然悲剧,勇敢地承受,本能地承受,在自然苦难面前不退缩、不倒下,就是维护了人作为万物之灵在大自然力量面前的体面,就维护了人类精神的尊严。人类最终都会回归大地,所以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最后的尊严,也就是在死亡威胁面前的尊严——一种从容与坦荡,死是人在世间受到的最后的待遇,在它面前的尊严,当然也是最高的。在,乐手们不能力挽狂澜,但那镇静、坦然的优雅风度才是人在大自然面前最崇高的尊严!他们不是舞台上的英雄,他们被冰水吞没了,但他们却保持了临死前最后的尊严! 小结(1---3):看来人生不是什么苦难都能战胜的,尤其是面对自然悲剧的时候!在自然悲剧面前,我们注定失败,但我们咬牙坚持,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从前三段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论述的侧重点是自然悲剧,他采取普通人的视角,透视苦难悲剧的世俗性,揭示出平常生活中苦难的真实面目,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感到生命的卑微”“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但我们仍“不肯让自己倒下”,悲壮中突出了人类尊严的崇高。 由此可见,周国平一反传统的英雄苦难观,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述说苦难!那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苦难并保持尊严呢?请大家阅读4----7小节。 明确:第4段,苦难不是人博取同情的资本,更不是人拿来炫耀的资本。 第5段:有些人想用渺小的自我去战胜自然,但最终还是被自然所击倒,成了失意的英雄。所以不要用舞台上的个别英雄事例来埋没众人在苦难面前的姿态:一部分人是一蹶不振,更多的人是战胜不了,选择默默承受! 第6—7段:当海啸来临时,有人为失去的一切痛心疾首,但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他们又重拾信心再建家园。 当史铁生经历了在最狂妄的年龄被截去双肢的彷徨后,仍能拾起生活的勇气,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学道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所以,有时人在苦难尤其是自然悲剧面前是脆弱的,战胜不了的,但唯有在软弱中显现的承受与尊严才是最令人动容的!那么,当这些人经历苦难后,随着时间的流失,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否会忘却曾经的伤痛,变的更加的超脱呢?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些人呢?请大家第8段,用文段里的话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明确:他们不会出现奇迹般的变化,仍旧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是舞台上的英雄。他们的心还是软弱的,不要去把他们崇高化,以平常心来看待! 否定世俗对英雄的错误期待,还原英雄的真实面目——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生活在世俗生活的漩涡中,面对的是大大小小的日常平凡的苦难,因此面对苦难最深刻的生命体验,藏在生活的不为人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