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课件:第四单元第17课与妻书配套课件.pptVIP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课件:第四单元第17课与妻书配套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文评点] 陈觉,1903年生,湖南醴陵人,1923年中学读书时加入共产党,1925年派往苏联学习,与同学赵云霄结婚。1927年9月两人同时回国,先在东北,后到湖南从事革命工作。1928年两人先后被捕入狱。1928年10月14日,陈觉在长沙英勇就义,时年25岁。陈觉与林觉民不同,前者是共产主义战士,后者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但他们两人“以天下人为念”的思想是一致的。 当一个人死是为了正义的事业时,他的生命就像一段壮美史诗,陈觉和赵云霄这对共产党员夫妻,用最简单的字眼,写出的家信,堆积起来人类道德的殿堂。 “劝酒” * * *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本文以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议论、记叙。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势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或借景抒情,或通过描绘场景来抒情,或借议论来抒情,使文章充满了感情色彩。 2.语言通俗、浅近、平易 本文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虽然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处处流露出对妻子的深情厚谊。 3.大量使用典故 文中的“眼成穿而骨化石”、“独善其身”、“司马青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语句都是用典,却毫无生涩之感。 课内素材 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写信时,他“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应用角度] “爱国与爱家”“诀别”“真情”“大义” “真正的爱情”“无畏的精神”“生与义”“爱国高于一切”等。 “最美妈妈”吴菊萍 2011年7月2日下午1时30分,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救了,吴菊萍却手臂骨折,受伤严重。在网络上,吴菊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鲜活素材 当“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记者第一时间向吴菊萍道喜,她正在家照看儿子。对于这样一个殊荣,她说:“我当时接妞妞的一瞬间,没想过要做什么道德模范,唯一想的就是怎么去救这个孩子。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妞妞没有事,现在越来越好了。我想说的是,现在风气越来越好了,所以我觉得现在做好事不难、做好人不难,要继续努力。” 朴实的话语,正如吴菊萍其人。而每次采访吴菊萍,她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热评] 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最美的一双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又没有,有没有就在每个人的心与行。 与 妻 书 陈 觉 云霄我的爱妻: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已有身,不可因我死而过于悲伤。他日无论生男生女,我的父母会来抚养他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选择一些给他留作纪念。 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惟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课余时闲谈琐事,共话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历,形影相随。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而不入,与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你在事业上、学习上所给我的帮助,是比任何教师任何同志都要大的,尤其是前年我本已病入膏肓,自度必为异国之鬼,而幸得你的殷勤看护,日夜不离,始得转危为安,那时若死了,可说是轻于鸿毛,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 前日,父亲来看我时还在设法营救我们,其诚是可感的,但我们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父母为我费了多少苦心才使我们成人,尤其我那慈爱的母亲,我当年是瞒了她出国的。我的妹妹时常写信告诉我,母亲天天为了惦念她的远在异国的爱儿而流泪,我现在也懊悔此次在家乡工作时竟不曾去见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别了。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