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外资品牌并购本土品牌实证的研究.pdf

基于目外资品牌并购本土品牌实证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基于目的的外资品牌并购本土品牌实证研究 杨攀,马艳霞,何佳讯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41) 摘要:外资品牌在并购本土品牌时对本土品牌的“关键卖点”的兴趣不同可以导致本土品牌面临的命运也 不一样。在并购本土品牌的过程中。外资品牌主要采取“雪藏”、“取势”、“借道n、d14溢价”和“完善”五种手法,存 在着“透明“、“模糊”、“隐蔽”的“三层结构”。对此,本土品牌在被并购时我们应有清醒认识并且要重视保护“品 牌并购溢价”。 关键词:外资品牌;本土品牌;雪藏;并购;品牌并购溢价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8)05—0089-04 一、引言 本土品牌的40例有效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描述了并购后 在资本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外资品牌在中国并购似erg-本土品牌的运作现状,展示了外资品牌在不同阶段对并购后 ersand 的本土品牌所使用的手法,并从其并购目的中提炼出五个因 Acquisition)本土品牌越来越活跃,并且愈演愈烈。这 一方面体现了外资品牌疯狂的“进攻性”,也意味着外资品牌 子,建立了五因子概念模型,最后提出“品牌并购溢价”概念, 认为本土品牌是其非常便宜的并购对象。基于此,外资品牌 呼吁本土品牌在被并购时应重视溢价(premium)。相信这对 对本土品牌的并购基本上到了一个近乎疯狂的状态!外资品 时下品牌并购热潮中本土品牌被购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牌并购本土品牌将使本土品牌的命运何去何从?对此,学界 意义。 和业界都表达了一致的担忧。m 二、研究方法 本土品牌是本土企业艰苦培育出来的,是企业的全部。 1.样本选择。 但对于外资品牌而言只是其利润链上的一部分,这种利益上 虽然外资品牌并购本土品牌的案例为数不少,但由于在 的不同从根本上导致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对待并购品牌的 实际运作中,并购双方的相关信息在缺少规范的情况下会变 得十分敏感,并且容易引起公众、学界和业界的强烈关注,因 态度完全不一样。因此,本文基于“掏空”(tunneling)和“支 此,相关信息往往就会被遮掩,这就使得本土品牌在被并购 持”(propping)理论蹦珏m来解释外资品牌并购本土品牌的 行为。这两个概念用来反映外资品牌在并购本土品牌后对待 后确认其真正的运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本文选取 本土品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前者,“掏空”是指外资品 的样本主要参考其官方资料和权威的《中国企业并购年鉴》, 牌侵占本土品牌利益的行为;后者,“支持”是指外资品牌向 同时结合相关财经杂志有关样本品牌的评论,确认了40例 本土品牌输送利益的行为。因此,只有将这两种行为结合起 有效样本。这些样本的时间分布从199,2年到2007年,所涉 来分析才可以完整解释外资品牌并购本土品牌的根本目的。 及的行业也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日化业、机械制造业、I-II 外资品牌并购本土品牌已进行多年,但对其并购目的展 电子服务业、物流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日常消费品产业。 开了深入研究的文献却非常少,学界只是强烈地表达着对本 因行业本身特点,国家对外资品牌并购限制和外资品牌自身 土品牌命运的担忧。因此,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外资品牌并购 原因等,本研究选择的样本主要集中在以上七个产业,其他 作者简介:扬攀(1985一),男.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2007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品牌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 究中心教授,主任。 ·89· 万方数据 如金融服务业、房地产、农林畜牧业等虽然已有外资并购,但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