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然而攻打别人的国家给人造成的损害最多,因此也是最大的不义,天下之君子却不知道予以指责,反而跟着加以赞誉。如此自相矛盾,怎能说是懂得义和不义的区别呢?原来作者前面说了这么多,目的是在批评攻打别人的国家。其层层进逼的写法,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妙。 8.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试结合课文分析。 文章主旨的表现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作了层层铺垫。先从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说起,说到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到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马牛,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以上种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比不上侵人之国严重。按正常来推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了一片颂扬之声。 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才真是不合乎逻辑的逻辑。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突出而且鲜明。 【答案】 C(确实,的确) 【答案】 C 【答案】 BD(BD都是使动用法) 4.下列各句所用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 A.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从而誉之,谓之义 D.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 AC(AC都是省略句) 5.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现在有一个人,进入别人家的园圃,偷人家的桃子李子,众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指责他) B.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上面执政的人捕获到他就惩罚他。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损人利己) C.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损害别人越多。如果损害别人越多,他不仁义就会更严重) D.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至于大的发展到攻打别国,君子们却不知道加以指责是不对的,跟在后面加以赞扬,说它是义) 【答案】 D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8题。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答案】 B(A组,厉害、严重/超过、胜过;B组,均为解释、说明;C组,名词,分别/动词,区分;D组,动词,责怪、反对/形容词作名词,错误的事情。) 【答案】 B(A组顺承连词,就/转折连词,却;B组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C组介词,根据/介词,因为;D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这、这样。) 8.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本段开头首先由一项死罪说起,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B.文章接着推论,如果杀人越多罪越大的话,那么攻打别人的国家当然是最大的不义了,然而天下的君子却不知道“非之”说明那些君子确实是不知道攻打别人的国家是不义的。 C.“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从而誉之,谓之义”这一段运用比喻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君子们分不清义和不义。 D.文章最后一段得出结论:当今世上的“君子”分辨不清“义”与“不义”。 【答案】 C(“比喻”应为类比。)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人教 版语文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作者背景】 李煜亡国后,极其后悔和痛苦,“愁恨”成了他词作的主题。此词写作年代虽然难以考定,但一般认为是后主降宋后所作。 【主旨感悟】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愁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抒发了作者亡国后的离愁别恨。 【艺术鉴赏】 1.布局别致。 《相见欢》上片写林花、寒雨、风,下片写胭脂泪、人生、水。比喻中夹杂着议论,看上去觉得互不相干,读完了又觉得血肉相连,有景有情,如泣如诉,把一个丧失自由而又无可奈何的亡国之君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上片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太匆匆”三字则是议论。照理来说,季节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变化,不会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但因人的心境不同,其对客观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现在当他留恋故国家园时,就责怪春红离去太匆忙,夹叙夹议,景中有情,以情布景,使无情之景变成了有情之物。第三句也不是纯粹写景,写景之余,加上了作者的主观评论——“无奈”,这样上片虽未提及人的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中语文基础巩固资料:《小狗包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高中语文基础巩固资料:《雨巷》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高中语文基础巩固资料:《再别康桥》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高中语文基础巩固资料:《再别康桥》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高中语文基础巩固资料:《再别康桥》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高中语文基础巩固资料:《烛之武退秦师》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高中语文基础巩固资料:《烛之武退秦师》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高中语文基础巩固资料:《烛之武退秦师》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2高中语文教学资料1.1《窦娥冤》2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2高中语文教学资料1.1《窦娥冤》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备课精选:6-3《尚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备课精选:7-1《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备课精选:7-2《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后强化训练: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后强化训练:1-2《当仁,不让于师》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后强化训练: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后强化训练: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后强化训练: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后强化训练:1-6《有教无类》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后强化训练:1-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新人教版选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