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晁公武画论选目考_以_郡斋读书志_为中心.pdfVIP

晁公武画论选目考_以_郡斋读书志_为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书馆学刊 2014年第12期 ·文献考略· TUSHUGUANXUEKANNO.12,2014 晁公武画论选目考 ——以《郡斋读书志》为中心 晁 霞 (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作为中国第一部私家藏书提要式编目著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学术价值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 关注和肯定。近年有关《郡斋读书志》的书目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硕博士学位论文,都呈日 益增长趋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郡斋读书志》收录的画论书目,学界还缺乏深入探究和重视。《郡斋读 书志》的画论价值亟待有识之士的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 画论 文献价值 [分类号]G255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是中国第一部私家藏书提要式编 感怀于晁公武的藏书、爱书举动,井度晚年将自己五十荚图 目著作,是晁公武对其一生所藏文献的总结和概括。《郡斋读 书全部赠与晁公武。剔除相互重复书籍,晁公武收藏各类图 书志》收录的9部画论著作,唐五代和宋代占据了大多数,有 书共计两万四千五百多卷,“书凡五十箧,合吾家旧藏,除其 [2]。晁公武承继了晁氏家族热 两部已经亡佚,因而《郡斋读书志》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和补 复重,得二万四千五百卷有奇” 遗价值。通过《郡斋读书志》收录的画论著作,人们可以清晰 爱文献撰述的家学传统,藏书之外,也善于著述。目录学《郡 地勾勒出中国古代社会的艺术发展趋势和绘画表现形态。 斋读书志》的著述,不仅得利于晁公武的丰富藏书,同时也离 不开晁公武个人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史学素养,“日夕 1 晁公武其人及其著述成就 [2]。晁公武埋 躬以朱黄,雠校舛误。终篇,辄撮其大旨论之” 晁公武(约1105~1180),字子止,山东巨野人,祖居汴梁 首整理和校勘自家藏书,然后再将每部书作者的生平情况以 昭德坊,又称“昭德先生”,我国著名经学家、藏书家、目录学 及该书的要旨优劣等加以论述。《郡斋读书志》是晁公武对其 家。晁公武出生于以精于藏书、勤于著述闻世的晁氏家族。 一生所藏文献的总结和概括,同时也是中国最早以说明体例 晁氏家族先由“好学长者”晁迥奠定基础,《宋史》记载:“晁迥 撰写的不朽私人目录学著作,显示了晁公武审慎和勤勉的撰 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人,……迥举进士,为大理评事,历知 写态度。 岳州录事参军,改将作监丞,稍迁殿中丞。……真宗即位,用 据后人统计,晁公武的著述多达十几种,主要有《昭德晁 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沆荐,擢右正言、直史馆。献咸平新书 公文集》60卷、《稽古后录》35卷、《中庸大传》1卷、《昭德易诂 五十篇,又献理枢一篇[1]。”经过数代子孙承继,晁氏家族出现 训传》18卷、《嵩高樵唱》2卷、《郡斋读书志》20卷等10多种。 了一批文坛才俊,晁氏家族著述在晁公武父亲“之”字辈达到 然而今存者仅有《郡斋读书志》一种,其余的皆已亡佚。 了沸点。如晁补之、晁说之、晁咏之、晁冲之、晁谦之、晁载 2 《郡斋读书志》收录画论名目 之、晁将之、晁应之等,他们的著述成就名冠当世。至晁公武 一代,宋代晁氏家族的著述竟有100种之多,被赞为“家多异 从《郡斋读书志》收录的画论著作来看,唐五代和宋代占 才”。 据了大多数,而且作者多为当时的名公巨卿。虽然《郡斋读 晁公武一代虽然总体上不及父辈凸显,但是仍然笔耕不 书志》收录了少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