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教案:第2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人民版必修2).doc
【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
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问题堪忧)
斯大林逝世。(1953年)
2.改革措施:
经济上:①农业方面(改革的突破口)②工业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共“二十大”)
3.评价:
(1)进步性: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失败原因):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
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刊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两个阶段)
1.背景:赫鲁晓夫的改革混乱。
2.过程:
前期改革:
(1)重点内容:改革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注意:其改革也涉及政治。
(2)成就: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后期改革:走向停滞
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3.改革失败的原因
(1)对国情认识不清,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
(2)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3)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70年代中期,苏联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1.背景: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
2.过程
经济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政治改革:
(1)内容: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政局不稳、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3.评价: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四、苏联解体
1.时间:1991年12月25日
2.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综合探究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历史课时同步检测:8-3《迅速崛起的日本》(人民版选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二历史课时同步检测:9-2《百日维新》(人民版选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历史学案: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历史学案:6.2《卓尔不群的雅典》(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历史学案: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历史学案:7.2《美国1787年宪法》2(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历史学案:7.2《美国1787年宪法》(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历史学案:《民主政治的扩展》(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历史教案: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年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历史教案: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民版必修1).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教案:第24课《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民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教案:第25课《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人民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教案: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教案: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教案: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教案:第6课《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教案:第9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人民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案: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案:1.3《古代商业的发展》(人教版必修2).doc
- 2013年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教案:1.4《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