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黏菌素临床药理学研究新进展.pdf
JInfect 12,No·6
466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年11月20日第12卷第6期ChinChemother,Nov.2012,Vol
·综述·
多黏菌素I临床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赵苗, 张 菁, 张婴元
关键词: 多黏菌素;药动学; 药效学;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8.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2)06—0466—06
ofresearchesOilthe ofpolymyxins
Update pharmacology
Antibiotics,Huashan
ZHAOMiao,ZHANGJ of
ing,ZHANGgingyuan.(Institute
200040,China)
University,Shanghai
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革兰阴性 于其他几种毒性太大,只有多黏菌素B和E(又称黏
菌素,colistin)用于临床。但之后因报道称多黏菌
杆菌所致的医院内重症感染,导致耐多药(multi—
素引起显著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于20世纪70年
resistant,MDR)菌和泛耐药(extreme—drug
drug
代末逐渐被众多低毒广谱抗菌药物所取代口]。
resistant,XDR)菌逐年上升,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等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最为突出, 多黏菌素B和E都是由30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
由于这些病原菌对许多抗菌药物存在天然耐药,且 物,其中主要成分为B1、B2和E1、E2。其结构中含有
极易获得耐药性,造成治疗失败或患者的病死率增 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七肽,在该环状肽上又连接了
加,然而近期除了替加环素批准用于治疗MDR鲍 1个连有脂肪酸的三肽侧链,B和E在结构上仅有1
曼不动杆菌(但该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外,再无 个氨基酸的不同。多黏菌素具有两亲性,不被肠道吸
其他新研发的针对这类细菌感染的药物,所以多黏 收,可被脂肪酶酶解失活,固态时非常稳定。目前可
菌素这一老药被再次启用,作为治疗XDR革兰阴 用的商品化产品有多黏菌素E硫酸盐,多黏菌素E
性杆菌感染的最后选择。 甲磺酸盐(colistin
尽管过去的数十年里,多黏菌素使用较少,药动 素B硫酸盐。CMS由多黏菌素E与甲醛和亚硫酸钠
反应而得,在体内外均不稳定,易水解[2J。
学(PK)和药效学(PD)资料很少,但近年来该药的
使用明显增多,且出现了耐药性,包括异质性耐药, 多黏菌素E硫酸盐可用作口服给药或者局部
因此,对多黏菌素的药理特性进行研究,获得最佳的 给药。CMS多用于静脉注射,也有用作肌内注射,
临床治疗方案,并防止耐药性的产生,迫在眉睫。本 雾化吸入或鞘内注射。多黏菌素B硫酸盐用于静
文对多黏菌素的PK和PD研究现状,以及临床应脉注射,肌内注射,雾化吸人。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剂
用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的商品规格见表1,前两种均为CMS制剂,此外美
一、概述 国和欧洲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不统一。
多黏菌素是于1947年从多黏芽孢杆菌培养液 二、抗菌活性和耐药性
中获得的一类阳离子多肽类抗生素,它有5种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疗效对比.pdf
- 芍药属组间杂种引进东北地区栽培试验.pdf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体系与实践.pdf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烟草中49种农药残留.pdf
- 苯并咪唑类兽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pdf
- 7种中草药对斑点叉尾鮰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pdf
- 儿童哮喘控制药物的合理选择.pdf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2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pdf
- 脂多糖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pdf
- 儿童社区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构成及其耐药性对比研究.pdf
- 微生物发酵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pdf
- 美国捐献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Pfizer(v.s.)Ranbaxy and Teva生物医药专利侵权诉讼案的实证分析.pdf
- 复方中药提取物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及其主要成分.pdf
- 基于正-反向效应评价香附四物汤中主要药对的作用特点及对整方的贡献.pdf
- 藏药柳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pdf
- 志贺菌群的特征研究.pdf
- 心脏电生理变化早期检测蒽环类药物对血液-肿瘤病患儿的心脏毒性.pdf
- 外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与相关管理建议.pdf
- 并购对中国上市公司研发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医药行业为例.pdf
- 蛋白沉淀-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血浆中61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