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新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基于RS与GIS的且末县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利用初步研究
指导老师: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
学生姓名:阿布都瓦依提·乌布力
所属院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 级:2005-(2)班
完成日期:2010年5月30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其他人在其它单位已申请学位或为其它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所有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声明人:
年 月 日
新 疆 大 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班 级: 地信05-2 姓 名:阿布都瓦依提·乌布力
论文(设计)题目:基于RS与GIS的且末县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利用初步研究
专 题:
要求完成的内容:首先,收集学习关于GIS和RS的上机实践资料;其次,收集资料,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特点,建立论文框架;最后,根据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和耕地的变化情况,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并且给出可持续发展方案。
发题日期:2009年12月20日完成日期:2010年5月30日
实习实训单位: 地点:
论文页数: 页; 图纸张数:
指导教师: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
教研室主任: 阿布都沙拉木·加拉力丁
院 长:
摘要
耕地是干旱区人类主要活动场所。耕地规模的多少,直接影响耕地稳定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本文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收集研究区历史,现状资料,揭示了其解放前期的耕地演变,利用实地调查,统计资料和且末绿洲研究靶区的1970年,1990年和2000年3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MSS和TM)进行分析,分类与统计处理,分析了且末绿洲30多年来的动态变化趋势,并从自然和人为因素探讨耕地规模动态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整个耕地历年以来是扩张的趋势。这种耕地扩张从绿洲空间规模和人口增长方面明显的表现出来。研究靶区,从1970年到1990年耕地~交错带~荒漠之间的转变比较突出;耕地面积从2.46%增加到19.54%,交错带面积从22.19%减少到6.15%,水域和沙漠的变化不太大。研究靶区是且末县人类主要活动区,近30年变化很大;从1990年到2000年耕地面积从19.54%减少到7.02%,交错带面积从6.15%增加到12.94%,水域面积缩小,沙漠面积扩大。研究靶区所出现的这种巨变充分的说明,这里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因素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响应程度。
关键词:且末耕地;耕地规模;动态变化
目 录
引言 - 1 -
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依据 - 2 -
1.1研究问题的提出 - 2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2 -
1.3 解决的问题 - 3 -
2. 研究区概况及尺度问题 - 3 -
2.1 研究区概况 - 3 -
2.1.1 地理位置 - 3 -
2.1.2 气候特征 - 4 -
2.1.3 地形和地貌 - 5 -
2.1.4 人口、民族及社会经济情况 - 5 -
2.2 尺度问题 - 7 -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9 -
3.1 数据来源 - 9 -
3.2 研究方法 - 9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13 -
4.1 1970年的MSS影像与1990年的TM影像比较 - 13 -
4.2 1990年和2000年的TM影像比较 - 16 -
4.3 绿洲平原的动态度分析 - 19 -
4.4 乡村指数增加角度上分析绿洲规模的变化 - 21 -
5. 结论 - 23 -
参考文献 - 25 -
致 谢 - 26 -
引言
耕地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地,全球干旱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30%,我国的干旱区面积约250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耕地面积只占这些干旱区面积的4%~5%。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耕地利用的增强,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耕地和荒漠之间的边渡带对耕地开发的意义,可以准确地握荒漠绿洲化之间的演变转化与量的特征,是抑制荒漠、发展耕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聚力发展.pptx VIP
- 一种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方法.pdf VIP
- 2024-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1一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课件.ppt
- 手术室PDCA——提高急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善率.pptx VIP
- 宠物行业宠物智能喂食器研发方案.doc VIP
- 老年人徒手肌力评定健康促进课件.pptx VIP
- TPM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课件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pdf VIP
- 灰库系统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医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