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 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 思考: 速度?加速度? ※抓住概念间的差异 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澄清相互混淆的概念??? ※利用典型的物理情境 四、类比不当形成的思维障碍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有所新发现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但类比不是一种严密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当的类比,从而造成一定的思维障碍。 例如: 声波与光波能类比吗? 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纠正这种不当的类比??? ※可比的共同属性 ※不可比的本质差异 五、物理公式数学化形成的 思维障碍 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经常撇开公式的物理意义,忘记公式所表达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从而造成一定的思维障碍。 例如: 能按纯粹的数学关系理解吗? 两个带点的小球无限靠近时,它们之间的库伦力无穷大吗? 克服这种偏差的主要措施: ※一是要强调公式的物理意义, 理解公式。 ※二是明确公式的来龙去脉。 六、物理条件的隐蔽性形成的 思维障碍 学生处理的实际物理问题,常常是多条件的,有些条件比较明显,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而有些条件却是隐含在所给的物理现象之中的,学生若不能充分认识和挖掘这些隐蔽条件,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解答物理问题,从而从而造成一定的思维障碍。 例如: 你能看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在照明电路中接了三盏灯……”,言外之意为:三灯并联,其电压均为220V。 “一个物体在光滑面上运动……”,言外之意…… “一颗手榴弹在空中自由飞行……”,言外之意…… “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言外之意…… “理想变压器……”,言外之意…… “某单色光在某界面发生全反射……”,言外之意…… “理想电压表……”,言外之意…… “完全弹性碰撞……”,言外之意…… 克服这种思维障碍的主要措施: ※知道一些约定俗成的提法的含义 ※掌握一些物理现象的出现条件 ※扩大知识面,熟练掌握概念和规 律,记住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 形成的思维障碍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我们通常说的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一方面是要理解内涵,同时也要明确其外延.学生在理解和实际运用概念时,有时会不自觉地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因而造成错误的结果。从而造成一定的思维障碍。 例如: 你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了吗? 例如: 你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了吗? 克服这种思维障碍的主要措施: ※弄清楚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 ※弄清楚概念规律的适用范围 ※围绕概念规律建立丰富的物理图景 八、表达方式不当引起 的思维障碍 物理知识或物理问题总是以一定的表达(例如,文字的形式,或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果在呈现过程中存在不当的表达方式,则会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或问题的解决,从而造成一定的思维障碍。 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已知图中圆圈半径为1cm,求正方形的面积。 a 1cm ● b 1cm ● 例如: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米? 典型错误样例 纠正: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米? 0.967 60(总体) 2 58 版本2 0.683 60(总体) 19 41 版本1 难度P值 总人数 错误的人数 正确的人数 测试结果 检验结果表明,在0.00的显著性水平上,考生对试题的反应与版本显著相关,即辅助示意图的细节不同也会对考生的解题正确性产生显著影响。 两辆自行车均以10km/h的速度相向行驶,当两车相距20km时,有一只蜜蜂以恒定的速率30km/h从第一辆自行车飞向第二辆自行车,当它到达第二辆自行车后立即又返向飞往第一辆自行车,到达第一辆自行车后再次立即返向飞往第二辆自行车,如此不停地前后往返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碰发出“咯吱”声,问:蜜蜂在多次前后往返飞行的过程中,总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例如: 问:蜜蜂在多次前后往返飞行的过程中,总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纠正: 问:蜜蜂在这段时间内,总共飞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蝶EAS资金管理系统解决方案.doc VIP
- 2025我国引入境外罕见病药物情况全景梳理项目报告.pdf VIP
- 会展概论完整版本.ppt VIP
- 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 任务五:电缆网络的构成 电缆网络的构成.ppt VIP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感想.doc VIP
- 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 任务一:闭塞分区电路图设计 闭塞分区电路图设计.pptx VIP
- 新解读《GB_T 27941-2011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最新解读.docx VIP
- 铁路轨道:铁路道岔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与应用指南(通用版)V1.0.pptx
- 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 任务五:区间室外电缆配线图设计 区间室外电缆配线图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